60秒,只够发一条微信语音,却足以产出一台集装箱。全球每10台集装箱中,一半来自中集。中集不止生产“钢铁容器”,更在打造全链接智能工厂。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中集集团旗下宁波中集凭借18项智能制造场景的创新实践成功入选,成为中集集装箱首个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也是中集集团内第二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500余机器人协同作战 重塑制造速度
走进宁波中集智能工厂,500余台焊接与喷涂机器人组成“钢铁军团”,机械臂以毫秒级精度精准作业;十条生产线全域部署数字孪生系统,虚实同步映射,实时感知与预警。AI视觉系统无死角扫描隐蔽焊道,AI维修助手凭13万条知识图谱“按图索骥”,瞬间定位故障、精准施治。数字智能,正成为这里的新质生产力。
全球贸易背景下,集装箱行业面临竞争加剧与低碳转型双重挑战,作为中集集团的战略核心基地,宁波中集在集团战略牵引下,于2018年启动数字化转型,2022年建成行业领先的智能工厂,获国家级“5G全连接工厂”和浙江省“未来工厂”双认证。其通过引入10条自动化产线、500余台机器人及智能传感设备,依托5G+IoT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关键工艺设备100%联网与数据采集,支撑多场景智能化运转。
以喷涂车间为例,过去人工喷涂主要依赖经验判断,导致品质难以稳定。而如今,机器人已然成为主角,连复杂的夹缝位置皆可精准喷涂,人工转为辅助补喷与检测。通过首创“机器执行+人工辅助”模式,产能利用率跃升至95%。
AI多场景赋能 为产线装上“最强大脑”
在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评选中,宁波中集凭借18项智能制造场景的创新实践成功入选,其中7项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
在焊接环节,面对60秒一台集装箱的高生产节拍,传统人工检测难以应对。以集装箱底架工序为例,需要检测多达360个焊道,以往人工依赖抽检且效率低下,曾是行业长期痛点。如今,通过引入AI视觉检测系统,实现了焊缝360°无死角图像采集与实时分析,可精准识别裂纹、夹渣等缺陷。
在设备运维领域,中集首创的AIGC智能维修助手,整合272种设备的1500余份资料,并将其转化为13万知识切片的图谱。员工可通过自然语言提问,快速获取维修方案,问答准确率超97%,故障处理响应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15分钟,新员工培训周期也实现减半。
目前,宁波中集已落地13类AI检测场景,覆盖焊接、喷涂、箱号识别等关键环节。AIGC维修助手作为行业首创项目,也已完成验证,将在集团内其他基地复制推广,维修成本有望降低30%以上。
此外,通过数字孪生平台,企业实现四大车间全流程虚拟映射,机器人可在投产前“试跑”优化,产线节拍一致性提至95%以上,整体节拍从70秒压缩至60秒。
截至目前,中集集团已拥有两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一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构筑起智能制造新高地。从“制造”到“智造”,中集以创新为驱动、以高标为引领,不仅实现自身跃迁,更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树立标杆,传递出中国工业的速度与温度。
(中集集团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杨渝嘉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