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 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张莹
9月15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在广州启幕。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在开幕式上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促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由中国贸促会联合多方机构完成,全面介绍了大湾区供应链促进体系的发展现状,是大会最受关注的成果之一。
《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支撑供应链顺畅运行,规则标准“软联通”促进供应链协同发展,粤港澳立足禀赋优势推动供应链优化升级,数字低碳技术推动供应链提质向新,金融服务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高效运转。
深圳领航 大湾区供应链智能化发展走向新高地
《报告》指出,数字技术是供应链创新提质的重要驱动力。依托雄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完善的生态,大湾区已形成从芯片研发到终端应用的全栈式人工智能产业链。区内自主可控的芯片技术为供应链智能化提供核心算力保障,多样化的AI解决方案为制造业供应链提供智能决策支持,人形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产品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推动供应链智能化发展。
完善的供应链促进体系催生了人工智能内容生态与场景创新遥遥领先。深圳、广州、佛山等核心城市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在政务服务、车联网、医疗健康、智慧物流、能源管理等重点领域深入推动AR/VR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目前,大湾区正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XR虚拟技术,推动“虚拟拍摄+实时动捕+实时引擎”发展。大湾区共有6家企业入选“2024VR50强企业”,全部位于深圳。
首次绘制智能汽车创新药两大供应链图谱
此外,报告还使用中国贸促会首创的全球供应链促进分析模型,首次绘制了大湾区智能汽车、创新药两大新兴产业的供应链图谱。
报告指出,粤港澳三地已形成涵盖上游关键原材料及零部件、中游整车制造和下游服务应用的完整链条。 在中游整车集成制造方面,比亚迪、广汽集团、小鹏汽车、东风日产等头部整车厂在珠三角九市多地布局建厂生产,比亚迪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构建全球化制造枢纽,二期整车基地2025年初日产量突破750辆;广汽集团依托广州番禺工厂,完成L2到L4级3自动驾驶技术全链路闭环测试,计划于2025年底下线搭载L3级智驾功能的车型;智能出行领域,珠三角九市集聚了包括AutoX(安途)、小马智行、文远知行、滴滴自动驾驶(广州)、百度阿波罗(广州)等一批头部企业,其中小马智行是大湾区内估值最高的智能驾驶初创公司。
在创新药产业方面,报告提出“港药粤产”、“澳门监制+横琴生产”等合作模式,展现了大湾区独特的产业协同路径。香港凭借科研和国际化优势,推动新药研发突破;广东则具备规模化生产和临床转化能力,澳门在标准和国际注册上发挥桥梁作用。这种“研发在港澳、产业化在内地”的模式,被认为是湾区跨境合作的生动样本。
基于大湾区产业发展现状,报告提出了四大建议,包括加快智能设施建设,聚焦大湾区供应链协同发展,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发展环境和完善普惠安全的金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