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深圳)音乐学院新校区藏着“大惊喜”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08:2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南海风起,乐涌鹏城。9月,一年一度的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即将拉开序幕。今年,作为音乐季执行单位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搬进了全新校区,新校区不仅在硬件设施上全面升级,更在高端艺术人才培养、教育环境优化以及书院文化建设等方面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港中大(深圳)音乐学院。校方供图

打造理想艺术校园,融汇传统与现代

音乐学院新校区位于龙岗区盐龙大道与国际大学园路交叉口,紧邻港中大(深圳)主校园,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办学规模1000人。新校区以“声情山水·叠奏鹏城”为理念,巧妙融合岭南建筑文化与现代美学,形成“观演—教学—生活”三大功能组团。

观演组团包括赏乐楼、演艺楼等建筑,拥有巨大的容量。它们以簕杜鹃花瓣为原型,结合“大鹏展翅”意象,采用流线造型兼具音乐律动感与导风功能。据悉,赏乐楼与演艺楼设有818座的剧院、800座的音乐厅、200座的现代音乐厅及图书馆、行政与教学空间。剧院、音乐厅及录音棚采用“房中房”、琴房与排练厅采用“盒中盒”结构,结合消声减震技术。美音楼和练琴楼则配备400余间琴房、多个排练厅、实验实训空间及研究中心,充分满足专业教学与创作需求。

教学与生活组团即宿舍楼,延续港中大(深圳)校园风格,融入岭南四合院智慧,以垂直天井与水平穿廊构建U形院落。校区内还规划有滨水景观与多处活动绿地,面向师生及市民开放,促进艺术与社区的融合。

许多新生表示,新校园环境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走在校园里,总忍不住想唱歌、想演奏”,声乐专业新生黄星诚说。

目前除演艺楼外,其余主要建筑已于8月交付。

拓展学科布局,培育国际级音乐人才

8月29日,音乐学院新校区迎来了2025级新生。目前,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1000人,其中本科700人、硕士200人、博士100人,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社会担当的高层次音乐人才。

自2021年8月建院以来,音乐学院先后成立了作曲理论、指挥、钢琴与键盘、管弦乐、歌剧与声乐、音乐学六个学部,现正筹建民乐学部。学科建设方面,2024年4月,学院新增了音乐表演及作曲与音乐技术理论专业音乐博士项目;2025年3月,音乐学专业哲学硕士-博士项目审批通过。这些新增的专业项目不仅丰富了学院的课程设置,也加强了学科实力。据了解,音乐学院正筹备在本、硕、博音乐表演专业项目中新增民族乐器方向,以进一步拓展专业选择,满足学生兴趣和市场需求。

招生方面,2025年有近200名本硕博新生入学。2027年,学院将迎来首批博士毕业生。

不少新生在入学前已对学院的师资与环境做了充分了解。作曲与理论专业博士生新生杨晓宁表示,“虽然是一座新学院,但教授团队专业背景强劲,各类音乐会也非常丰富,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期待。”

为拓展学生国际视野,音乐学院持续引进国内外大师举办各类活动,9月,管弦乐学部一系列精彩活动已就绪,从大师班的深度点拨到工作坊的实践探索,多元乐韵将在新校区蓬勃生长。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诗敏 二审 王雯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