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将用机器代替人打仗!专家解读我军武器发展五阶段

南方+
09-01 19:29
摘要

80载风雨兼程,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历经“小米加步枪”“骡马化”“摩托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五个发展阶段。

9月3日,一场盛大阅兵式即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80载风雨兼程,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历经“小米加步枪”“骡马化”“摩托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五个发展阶段。对此,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特约评论员、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潘新毛撰文进行深入解读。

“小米加步枪”(徒步)阶段(1927年—1950年代中期)

此阶段军队以步枪为主战装备,机动靠“铁脚板”,后勤“靠老百姓小车推”;海空军装备极少,仅海军有少量老式炮舰、鱼雷艇,空军有少量初级教练机与活塞歼击机。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陆军主战装备为步枪、机枪、小炮等,涵盖24国、上百厂家、110余种型号的“万国牌”;海军只有学员徒步受阅;空军仅17架老式飞机,靠重复飞行撑数量。受阅装备多来自战场缴获与起义投诚。

骡马化阶段(1950年代中期—1985年)

此阶段部队机动、运输及炮兵牵引以人力和畜力为主,机械化装备占比低。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援助下,中国逐步建立国防工业,开始列装国产坦克、装甲车等装备,部队机动引入火车、汽车,实现从“铁脚板”到“车轮子”的转变。

陆军列装“波波沙”冲锋枪、56式半自动步枪、T-34/T-59坦克等;海军引进苏式07型驱逐舰、613型潜艇等,国产051型导弹驱逐舰于1971年入列;空军装备米格-15、歼-6/歼-7、轰-5/轰-6等战机。“万国牌”装备逐步退出,解放军进入“苏式为主、国产为辅”的新阶段。

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次大规模阅兵,28种受阅装备均为国产,19种是新装备。陆军展示59改坦克等,海军亮出舰舰导弹等,空军展示轰-6、歼-8等战机,第二炮兵展出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拥有洲际核导弹的国家。此次阅兵开始显露中国军事现代化成果。

摩托化阶段(1985年—2003年)

此阶段军队进入摩托化机动,步兵下车徒步作战。

陆军以86/89式履带装甲车、88式坦克为代表;海军列装国产051B型驱逐舰、053H2G型导弹护卫舰、039型常规潜艇及引进的956E型现代级驱逐舰;空军装备国产歼轰-7“飞豹”、歼-11、空警-2000预警机,同时引进苏-27SK、苏-30MKK两型第三代先进战机。

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集中展示中国国防实力与军队现代化成果。陆军亮出99式主战坦克(世界先进水平)、120毫米自行火炮等;海军展示鹰击-83反舰巡航导弹、鹰击-82潜射反舰导弹;空军展示歼-8D战机、歼轰-7、轰油-6空中加油机及苏-27SK战斗机;第二炮兵展示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

此次阅兵90%以上为新装备,95%以上为自主研发,科技含量高,突出“打得远”“打得准”“隐身化/现代化”特点,标志着中国军队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彰显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与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机械化阶段(2003年—2020年)

军队进入履带式或轮式装甲车为作战平台阶段,以摩托化行军机动,步兵以乘车作战为主。

陆军列装96A、99A坦克,86A、04/04A步战车,火炮、防空等主战武器实现全自行化;部队体制编制从师改为“合成旅”。

海军进入“井喷式”发展期,先后列装052C/052D/055型“中华神盾”驱逐舰、093/094型核潜艇、辽宁舰航母、山东舰航母、075型两栖攻击舰等。

空军快速发展并转型,装备歼-20、歼-16、歼-10,形成“四代机为主、五代机为骨干”体系,列装加油机、预警机、电子战机、大型运输机等,逐步从“国土防空”转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

第二炮兵/火箭军列装东风-31A/AG、东风-41洲际核导弹,东风-26核常兼备导弹(反舰/对地双任务),东风-16/17高超音速导弹(精确打击),长剑-10/10A巡航导弹(远程精确打击)。

2015年九三阅兵与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均以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为主,突出体系化作战与信息化、智能化特点,重点展示鹰击系列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及东风-41、东风-17等战略导弹。

陆军展示99A坦克、15式轻型坦克等,适应复杂环境作战。

海军展示鹰击-18/18A反舰导弹等,强化联合防空反导、反航母能力。

空军亮出歼-20、歼-16、歼-10C“空中三剑客”和多机种联合作战与战略投送能力。

火箭军展示东风-17、东风-26、东风-41,彰显“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这次阅兵装备95%以上为自主研发,体现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按作战模块编组,形成完整作战体系,标志着军队作战能力与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信息化智能化阶段(2020年—2050年)

此阶段武器系统嵌入“神经网络”与人工智能,实现互联互通及自主完成复杂任务,发展方向是“用机器替代人打仗”。世界军事强国加速向智能化转型,智能化装备成未来战争关键力量。

中国军队在“基本实现机械化”基础上,以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为目标,进入“信息化+智能化”双轮驱动阶段,以网络信息体系为底座,追求“发现即摧毁”“无人集群作战”,新域新质作战力量迈进。

陆军以“智能合成旅+无人蜂群”为核心,99A/99A2坦克(火控+北斗)、15A/15B轻型坦克(AI辅助决策,可空运高原)等列装;“锐爪”无人战车搭载武器,带领微型无人机组网攻击,“群狼”无人平台担负一线交战。

海军聚焦“分布式杀伤+无人舰队”,航母打击群(山东/福建舰+歼-35T+无人机+空警-600)、054B护卫舰全电推进等服役;“海蜥蜴”高速无人艇实施一线突击。

空军主打“隐身、无人、体系空战”,空警-500A/3000负责预警指挥,歼-20A/B指挥无人僚机,“攻击-11”隐身无人机打击面目标,电子战飞机辅助作战。

火箭军强化“高超声速+全域精确打击”,东风-17(高超音速滑翔)、东风-26C(反舰/对地双任务)、东风-41三种机动模式,成为战略威慑的利剑。

80载栉风沐雨,80载万象更新。通过本次九三阅兵,将充分展现军改重塑造后的人民军队,以力量结构新布局、现代化建设新进展、备战打仗新成效,彰显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及世界和平的决心与实力。

编辑 张克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张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