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说|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青春当远行,且歌且徐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姚卓文
09-01 11:0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1日,深圳中学举行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迎来新一届学子。校长朱华伟以“青春当远行,且歌且徐行”为题发表致辞,寄语全体师生在新的学年里,胸怀远志、心存远见、力行远方,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朱华伟回顾了深中近年来的发展。他表示,自2017年学校确立“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以来,深中全体师生以坚韧与行动,推动一系列“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变为现实,办学成果频频突破,展现了与深圳这座城市相匹配的教育品质,也为提升深圳基础教育形象贡献了“深中智慧”。

在致辞中,他结合汤飞凡等科学家的事迹,强调青春的价值不仅在于个人成长,更在于把理想与国家、民族的需要相结合。他希望深中学子能够以卓越为追求,以敢为人先为担当,不困于一时得失,不畏眼前波澜,在广阔天地中实现自身价值。

朱华伟指出,高中阶段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方式的重塑。他勉励同学们敢于打破学科壁垒,在深中丰富的创新实验室、跨学科课程和学术讲堂中拓展视野,在思考、交流与实践中不断提升,成长为真正能够拥抱未来、引领时代的人。

“真正的远行,从不是对现状的被动适应,而是勇于走出舒适区,突破自我的设限。”他说,深中学子应在挑战中拓展生命的广度,让青春在远行中熠熠生辉。

以下为开学典礼致辞全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在这秋高气爽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2025级新同学和新教师加入深中大家庭,开启一段注定不凡的成长之旅。首先,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你们成为光荣的深中人。同时,也把掌声送给全体师生员工,祝愿大家新学期学业进步、工作顺利!

2025年,深中喜报连连,全体深中人以坚定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变成了“没有不可能”的现实,我们以非凡的办学成果推动学校迈上新台阶。自2017年我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来,八年多艰苦奋斗、风雨兼程,深中不仅以一个个里程碑式的卓越成就铸就了一所与深圳这座伟大的城市相匹配的学校,更为提升深圳基础教育形象贡献了深中智慧和深中力量。

作家毕淑敏曾说:“青春当远行。”这句话是我们此刻的真实写照——深中不仅行走在成长的路上,更奔赴着前方的理想。今天,我想就“远行”这一主题,与正在路上的你们分享几点思考与期待。

胸怀远志,绘就家国蓝图

我们正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人形机器人在赛场上敏捷驰骋,国产大飞机翱翔于蔚蓝天空,北斗系统无声守护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的复兴浪潮中,我们这一代人的“远行”二字散发着前所未有的光芒——它意味着我们的视线必将越过一己之天地,投向广阔的世界、无穷的远方,以及无数与我们命运相连的人们。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汤飞凡先生早年便确立以医学守护苍生的理想,抗战期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拒绝美国优厚待遇毅然归国,在昆明等地搭建简陋的实验室,建立起中国最早的现代防疫体系雏形。20世纪50年代,面对沙眼传染病肆虐,国际上对其病原体争论不休,汤飞凡分离出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原体并接种在自己眼里,40天后才接受治疗,以血肉之躯最终确认沙眼衣原体,这一突破使沙眼发病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地区的90%降至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10%,2015年中国也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全球首个“无沙眼国家”。从战乱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后,汤飞凡的一次次选择告诉我们:青春最动人的光芒,恰恰在于那份敢于以渺小启程、向伟大奔赴的勇气,更在于将个人理想主动融入时代需要、以我之肩担国之重任的格局。

同学们,作为深中人,“追求卓越、敢为人先”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血脉,更是我们历代深中人的情怀与担当。愿你们在此立大志、明大德、勇担当,不困于一时之得失,不畏于眼前之波澜,不囿于精神之怠惰;与时代同频,与卓越共进,与理想共振——真正肩负起历史赋予你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使命,在广阔的天地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与价值。

心存远见,探索学问真谛

远见,是穿透迷雾看清本质的洞察,更是跨越时空预见未来的智慧。高中阶段的学习,从来不只是知识的单向积累,更是一场思维方式的重塑——当你们解开一道或一批复杂的数学题目以后,不妨再追问一层:问题的关键和本质是什么?其中是否隐藏着更普遍的规律?当你们品读文学经典、感慨社会变迁,更可深入思考:前人的探索与历史的回响,如何为我们指向更远的前方?

同学们,高中的学习应主动走向更开阔的地带——在知识的经纬之间搭建贯通的桥梁,在学科的边界发现灵动的星火;以思想的深度叩问真理,以视野的广度连接未来。深中与著名大学、企业共建二十余个创新实验室和创新体验中心,每学期推出丰富的校本课程和跨学科课程,以及深中大讲堂、深中博士讲堂等,希望你们敢于打破知识的壁垒,树立前瞻性的思维视野,在思考、交流与实践中,逐渐成长为真正能够拥抱未来、引领时代的人。

力行远方,踏出万里征途

远志是方向,远见是智慧,而远方则需要我们用脚步去丈量。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勇闯未知天地,他说:“生平只负云小梦,一步能登天下山。”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我们更应在不确定中主动破局、勇敢开拓——因为熟悉的地方难有壮丽的风景,未知的远方藏着无限的可能;真正的远行,从不是对现状的被动适应,而是正视内心的怯懦与迟疑,勇于走出舒适区,突破自我的设限。这种突破可以很简单:挑战一道难题、尝试一门选修课、加入一个社团、主动结识新朋友……每一次超越自我,都是在拓展生命的广度。当你回首时会发现:那些曾令你畏惧的挑战,都已化为成长的阶梯,这才是青春最壮丽的远征。

亲爱的同学们,青春当远行,且歌且徐行。让我们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胸怀远志、心存远见、力行远方,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携手同行,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实现价值,点亮梦想!

谢谢大家。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刘彦 二审 王雯 三审 徐恬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姚卓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