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开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落地亚洲,吸引了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0名代表参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参与范围最广的一届。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打造的文创样品——罗湖生物多样性IP“罗小灵”“罗小棉”亮相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创联展”,向全球展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罗湖名片”。
罗小灵(棕)和罗小棉(粉)
野生植物代表“罗小棉”,其原型为杜鹃花科毛棉杜鹃,可高达2至4米。它是深圳市唯一的乔木型杜鹃,也是唯一自然分布于特大城市市中心的大树杜鹃,同时还是世界上自然分布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大树杜鹃。梧桐山拥有丰富的毛棉杜鹃资源,但千百年来一直鲜为人知,开花零星,可谓“养在深闺人未识”。自2006年起,梧桐山风景区科研人员首创“杜鹃景观抚育技术”,对该区域毛棉杜鹃实施针对性抚育管理,使其从零星分布逐步增长至2.1万株。每年三月,梧桐山毛棉杜鹃如期盛放,吸引大量游客,已成为深圳一张重要的生态名片。
野生动物代表“罗小灵”,其原型为食肉目灵猫科小灵猫。它体长约55厘米,全身灰黄或浅棕色,头部尖细,背部和侧面有多条平行的棕褐色条纹,尾部具有黑棕相间的环纹,尾长可达40厘米。小灵猫习性昼伏夜出,行踪隐蔽。由于过度捕猎及栖息地破坏等干扰,该物种数量稀少,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罗湖区持续在梧桐山等重点生态区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借助红外相机技术多次记录到小灵猫的活动影像。小灵猫的踪迹再现,彰显了罗湖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与保护工作的成效。
借大会“全球同框”之机,“罗小灵”“罗小棉”首登国际T台,把深圳中心城区的生态故事译成世界语。下一步,罗湖将以IP为媒,全年持续推出“2025美丽罗湖我先行”系列活动,通过研学、课堂、展览等多元场景,把市民从“围观者”变成“合伙人”,让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罗湖新潮流。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杨渝嘉 二审 王雯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