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深耕育英才 港中深学勤书院高桌晚宴举行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黄煜玉 刘升泽
11-25 17:2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日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勤书院高桌晚宴举行,这既是书院成立十周年的启动庆典,更以沉浸式的礼仪场景,生动诠释了大学“书院制全人教育”理念的深厚内涵——在经典与当代的交融中,塑造兼具人文底蕴与全球视野的未来英才。

蓝色地毯映衬笔挺西装,璀璨灯光点亮华美礼服,七百余名师生齐聚一堂,这不仅是一场晚宴,更是一堂生动的全人教育课。日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勤书院高桌晚宴举行,这既是书院成立十周年的启动庆典,更以沉浸式的礼仪场景,生动诠释了大学“书院制全人教育”理念的深厚内涵——在经典与当代的交融中,塑造兼具人文底蕴与全球视野的未来英才。

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实行的书院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勤书院致力于通过非形式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群、劳全面发展。 “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生活,更重视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国际视野和社会担当。”学勤书院院长顾阳教授在晚宴致辞中表示。这一理念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谋而合,展现了大学教育从单纯知识传授向全人培养的转变。

书院制教育:从知识传授到全人培养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传承港中文书院制传统,学勤书院作为该校第二所书院,于2016年10月成立。书院制教育旨在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全人发展。书院制的魅力在于它将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生活。

在学勤书院,学生打破专业界限,通过各类活动培养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公民意识与社会担当、领导力、美育与创新精神等五个维度的素养。“教育不仅是学会做事,更是学会做人。”顾阳强调,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协作精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高桌晚宴:全人教育的微缩景观

高桌晚宴源自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的传统,是书院制教育的特色活动之一。在这场晚宴中,礼仪与教养、学术与生活、个人与社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晚宴在学勤书院院歌《通往世界的窗》中拉开序幕。这首由方文山作词的院歌,传递着学勤人“积跬步,至千里”的精神追求。随后,学勤艺术团的表演展现了港中深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晚宴特邀嘉宾、B站百万UP主、复旦大学梁永安教授在演讲中阐述了“在流动时代,如何做一个幸福的旅行者”的思考。他从金钱、阶级、信仰等维度剖析当代青年困境,指出当物质基础具备后,更需以信仰为锚、热爱为帆。

全人教育的实践路径

学勤书院通过一系列创新项目,将全人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书院不仅推出“学勤问道”“特色课程”“院长下午茶”“向日葵新生计划”“励行计划”等全人发展项目,还开设了“通往世界的窗”——法国里昂、英国伦敦政经学院、奥地利等海外短期学习项目,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书院培养八大学生组织涵盖公益、艺术、体育等领域,定期举办美育活动。

这些非形式教育活动与传统学术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完整的全人教育体系。全人教育尊重教育规律,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学生享受快乐的校园生活是育人的重要途径。

全人教育的社会意义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单一技能转向综合素养。全人教育正是回应这一需求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协作精神。 晚宴上,学生们展现出的自信、优雅和社会担当,正是全人教育成果的生动体现。学勤书院希望通过这种教育模式,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晚宴中,学勤书院十周年纪念徽章揭幕仪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新徽章在设计上融入数字“10”,象征着书院走过的十年历程。左侧的“1”代表学勤人团结一致,与“学”字相连,寓意每个人与书院同心同行、共创未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生命的触动和人格的塑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勤书院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践行着“修己以善群,力行致良知”的院训,为新时代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张颖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黄煜玉 刘升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