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布吉街道:锻造“事交我办无问题”铁军 激活干部事业双向动能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罗实宜
11-11 20:0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出一条双向赋能的新路径。

高密度城区治理如何破局?基层干部活力怎样激活?

在深圳龙岗布吉街道,一场以“事交我办无问题”为核心标尺的干部队伍建设实践,正以“能力作风建设提升”专项行动为重要契机,以“四线培养体系”为坚实支撑,生动诠释“干部有为则事业有进,事业有方则干部有成”的深层逻辑,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出一条双向赋能的新路径。

凝聚“想干事”思想共识,锚定双向奔赴“初心坐标”

“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才能让干部真正想干事、愿担当。”布吉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创新建立“第一议题+攻坚议题”学习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度融入52个重点攻坚项目,既以理论武装明确方向,又用攻坚实践检验学习成效。

在“幸福布吉”大讨论活动中,分管领导牵头开展28场深度研讨,全体中层干部、雏鹰干部积极建言献策,形成60余份高质量调研报告,催生出“ye布吉”夜间经济品牌、城中村“竖向拓展”改造等一批切口小、实效好的创新举措。

其中,“竖向拓展”计划采用“针灸式”改造理念,高效整合城中村碎片化空间,成功破解高密度城区公共活动场地不足的民生痛点,让老旧城中村“竖起来”的空间成为居民休闲、邻里互动的“幸福天地”。

据悉,街道后续将组织“幸福布吉”大讨论展演活动,通过情景剧、朗诵、主题演讲等形式,集中展示优秀调研成果。

以“百题争破”“揭榜挂帅”机制为抓手,布吉干部队伍干劲十足、实绩斐然:圆满完成深圳东站“双超百万”春运保障任务,荣登“事交我办无问题”红榜;建成全区首个“桥下非机动车停车场”,开通4条地铁接驳线路,龙岗大道绿化升级等十大民生项目顺利竣工……一系列实打实的成果,彰显出布吉干部“言出必行、行必有果”的实干担当。

锻造“能干事”专业素养,夯实双向奔赴“能力根基”

谋事在人,成事在“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提速、区域竞争加剧,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提升干部队伍“能干事”的本领是关键。

近年来,布吉街道摒弃以往零散化培训模式,构建“分层分类、精准赋能、实战导向”的系统性培养体系,通过“理论研修+AI实战+专业精修”三轨并进,厘清高质量发展路径,推动干部从“能干事”向“会干事”跃升。

今年以来,街道已开展主题培训37期,覆盖干部逾千人次,逐步形成“按需设课、因材施教、学用贯通”的良性循环。

在理论研修层面,街道紧盯基层事业发展“能力需求”,围绕民生服务、信访矛盾调解等核心业务开展12期专项培训,夯实干部业务根基;在AI实战领域,前瞻布局“AI+治理”,打造“1场专题讲座+4节实操课程”的“1+4”AI赋能工坊,同步开展DeepSeek智能办公、数据处理等12期专项攻坚培训,助力干部快速掌握智能治理技能,推动基层治理从“经验型”向“科技型”转变。

与此同时,涵盖办文办会、舆情演练等领域的10余场“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大讲堂”,与“百题争破”赛马机制无缝衔接,形成“教学—实训—比武”完整闭环,系统性锻造干部硬核素养,为基层治理注入科技动能与专业力量,让事业发展在干部能力提升中持续蓬勃。

锤炼“干成事”硬核担当,激活双向奔赴“实践动能”

“攻坚一线是淬炼干部的最佳赛场,也是检验治理成效的试金石。”布吉街道始终坚持“事上练人”培养理念,将重大任务、难点问题作为锤炼干部的“主战场”,让干部深入了解发展之需、改革之急、民生所盼,在一线淬炼适应事业突破发展的硬核担当。

针对辖区近15万辆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街道组建“攻坚突击队”,运用AI算力模型分析出行热力图,创新推出“宝宝巴士”接驳系统。

通过科学规划线路、优化班次、新增嵌入式停车空间等组合措施,地铁口通行效率提升40%,违停投诉量下降65%——在破解民生痛点的同时,也锤炼出一批懂数据、通民情的治理尖兵。

在产业服务领域,布吉创新构建“1+2+3”服务体系,17个服务小组走访企业超500家次,解决融资诉求30余项,实现“处级+科级+社区”三级干部协同服务;此外,街道组建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作专班与九支场景攻坚队,推动8家企业实现产品场景落地,为“人机共生”标杆城区建设筑牢根基,在服务产业发展中彰显干部担当。

营造“安心干”生态氛围,筑牢双向奔赴“保障防线”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能蔚然成风。布吉街道着力打造“绩效激励+组织关怀+容错保障”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为干部队伍注入持久动力。

作为深圳市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街道创新构建三级绩效指标体系,推动考核从“年终决算”向“全程管理”转变,并出台“两书一建议”实施办法,以干成之事评价干事之人。

今年以来,街道共发放表扬书11份、批评书3份、工作建议书2份,旗帜鲜明为“能干者”鼓劲、为“实干者”撑腰,点燃干事创业热情,释放激励干部担当、推动事业发展的“组合拳”效应。

“严管”是为了“有畏”,“厚爱”是为了“有为”,两者结合方能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生态。在组织关怀方面,街道开展干部职业生涯全周期关爱工程:常态化开设乒乓球、网球、瑜伽等兴趣课程,举办篮球、羽毛球系列赛事;依托大芬油画村独特文化资源,组织油画体验、非遗罗甸制作等10余期美育培训,让干部在艺术熏陶中舒缓压力、涵养性情。

近期,布吉街道代表队在龙岗区“机关工会先锋杯”运动会上勇夺总冠军,正是街道凝聚力与向心力的生动写照。

从思想引领到能力提升,从一线攻坚到人文关怀,布吉街道以“四线培养体系”为支撑,成功锻造出一支“事交我办无问题”的基层治理铁军。

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深化干部队伍建设,以更坚定的信念、更过硬的本领、更务实的作风,全面落实区委“四有一无”工作部署和街道“1516”工作主线,努力将布吉打造成干事创业、追梦圆梦的“第一站”。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罗实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