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在重阳佳节的温馨氛围中,第二十六届深圳读书月龙岗分会场重要活动——“趣龙岗·深寻少年诗词大会(第四季)”决赛暨颁奖典礼在仙田外国语学校举行。7名龙岗选手与3名寻乌选手同台PK,展开巅峰对决,展现出新时代少年的卓越才情与诗意风采,最终决出了冠军一名、亚军两名、季军三名及优胜奖四名,来自龙岗区平安里学校的石开斩获冠军。

本次活动由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共青团深圳市龙岗区委员会、中共寻乌县委宣传部、寻乌县教育体育局共同主办,深圳市爱诗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龙岗区教科院、龙岗区图书馆、寻乌县图书馆、三二五文化客厅、中华文化复兴书院、仙田外国语学校协办。

活动伊始,仙田外国语学校学生带来情景剧《诗卷寻梦记》,以生动的演绎将观众带入诗词意境,为活动拉开了序幕。今年是龙岗与寻乌第三次携手举办少年诗词大会,赛事规模与影响力持续扩大。本季诗词大会自6月启动以来,吸引了近2.6万名深寻学子踊跃报名。在十强选手中,年龄最小的杨沛锦来自龙岗区青蓝儿童之家幼儿园,她凭借对诗词的热爱与扎实积累,与哥哥姐姐们同台竞技,展现了“小小少年的诗意力量”。

决赛现场,十强选手在“10进6”、“6进3”、“3进1”三轮比拼中展开激烈交锋。面对诗词联句、画中有诗、宫格藏诗、诗出有名、线索猜诗、飞花令等多元题型,他们沉着冷静,对答如流,展现了扎实的诗词积淀与良好的心理素质,赢得现场阵阵掌声。最为精彩的要数压轴环节,石开、王雅露、骆一谦三位选手突出重围,进入以“动物”为主题的“妙语连珠”PK。三人你来我往、佳句迭出,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最终,石开凭借更为稳定的发挥与丰富的诗句储备略胜一筹,成功摘得本季桂冠。
知名阅读推广人、深圳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马庆在点评中表示,自赛事创办以来,他便持续关注且担任评委,为本季诗词大会能吸引近2.6万名学子参与深感欣慰。他高度赞扬十强选手表现卓越,面对《长恨歌》《琵琶行》等长诗中的名句,选手们能从容应对,充分展现出深厚的诗词积累。此外,马庆指出,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瑰丽、最贴近心灵的一部分,并以《定风波》为例,勉励在场学生从苏轼诗歌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不惧风雨考验,健康快乐成长。

颁奖典礼上,各奖项逐一揭晓。承办方通过“爱诗家”小程序发起“最佳表现奖”网络投票活动,累计投票量达714235票,施佳宏、曾梓麟、郭梦持三名选手排名前三,摘得该奖。此外,优秀指导教师奖、最佳组织奖、冠亚季军及优胜奖也相继颁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总顾问王京生为冠军颁奖。王京生在现场表示,诗歌承载着人类“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学习诗歌能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他寄语青少年,热爱诗歌、欣赏诗歌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未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负责。

赛后,石开同学分享了他的喜悦与感恩。他回顾了连续三年参加“深寻少年诗词大会”的经历,坦言自己从懵懂接触到热爱深耕的蜕变,并强调最大的收获并非冠军名次,而是诗词赋予的诗意与力量。石开还由衷感谢了主办方、评委以及父母,并坚定地表示:“未来我还要读更多的诗,把诗词里的四季都藏在心里。也希望更多小伙伴能爱上诗词,和我一起做诗词的‘好朋友’。”

此外,石开的妈妈表示,这份荣誉见证了她与孩子三年来共同学习与成长的温暖历程。每晚的共读时光不仅让孩子积累了知识,更成为母子间最珍贵的沟通桥梁,让两人一起在“小娃撑小艇”中感受童趣,在“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学会坚持。她强调,比冠军荣誉更珍贵的,是孩子在坚持中磨砺出的韧性,以及诗词为家庭带来的无尽温暖。她衷心感谢诗词大会这一平台,不仅给孩子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更让她自己重新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美。
据了解,本季诗词大会紧密围绕龙岗区“趣龙岗·有意思”城区IP进行策划,旨在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古典诗词“活”起来、“趣”起来。除常规诗词比拼外,活动还创新设置了趣说诗词脱口秀、校际AI古诗今唱音乐创作大赛等环节,将诗词与科技、艺术等元素有机结合。这些“有意思”的形式不仅让古诗词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深寻青少年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使诗词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为“趣龙岗”打造出更多可观、可感、可参与的文化新场景。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