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舞麒麟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10月25日,“大手拉小手”舞麒麟非遗主题公益交流活动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中心温情开展。本次活动由龙城街道办事处(公共服务办)牵头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事务处与附属知新学校联合协办,依托“民生微实事・大盆菜” 平台强化高校与街区的紧密联动,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来自两所学校的麒麟社团学生代表、相关老师及教练等4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场沉浸式非遗体验。

活动伊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附属知新学校的麒麟社团队长分别介绍了各自队伍的起源与发展现状,随后,两校的舞麒麟非遗传承人和资深团队展开现场讲解与展示,详细阐释了舞麒麟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表演形式及地域特色,让在场同学们对这一兼具力量与美感的传统艺术形式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紧接着,精彩纷呈的舞麒麟表演将活动推向高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附属知新学校麒麟社团轮番登场,队员们以矫健的步伐、灵动的身姿配合栩栩如生的麒麟造型,在激昂的锣鼓声中展现非遗魅力,赢得了现场所有人的阵阵掌声,他们精湛的技艺不仅生动传递出麒麟所象征的祥瑞与活力,更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吸引力。

互动环节中,“大手拉小手”的活动精髓得到充分体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大学生们耐心引导,帮助附属知新学校的同学们逐渐放下紧张情绪,畅所欲言地分享学习舞麒麟的所思、所知、所感。大学生们展现出的责任与担当,与中小学生们的好奇求知欲相互交融,让现场气氛既活跃又温馨。在双方的共同探索与实践中,同学们不仅更深入地掌握了舞麒麟的技巧,更深刻体会到这一非遗项目的文化魅力,以及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坚韧不拔、昂扬向上的精神内核。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始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国际视野,同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附属知新学校作为其基础教育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文化传承视为教育工作的关键一环。此次“大手拉小手”非遗舞麒麟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大学与附属学校在资源共享、活动共建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与成功实践,既为大学生搭建了服务社会、传播文化的优质平台,也为中小学生打开了近距离接触、了解非遗的窗口,有效激发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龙城街道办事处(公共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更多形式的非遗交流合作,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内的普及与深化,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视野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余晓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