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竹笛学会十年庆典举行,深港名家共奏华章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罗实宜 文/图
10-20 18:0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深港竹笛文化的精彩对话。

10月18日晚,深圳育才实验学校音乐厅被浓郁的艺术氛围包裹,现场座无虚席,每一位观众的目光都聚焦舞台。在阵阵热烈掌声中,深圳市竹笛学会十周年庆典暨深港竹笛专场音乐会徐徐开场,悠扬乐曲瞬间点燃全场热情,开启了一场属于深港竹笛文化的精彩对话。

演出开始前,深圳市竹笛学会会长梅文坤发表致辞。他表示,十年前,竹笛学会的创始同仁们在深圳这片热土上,播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从最初的几十人,到如今数百上千人的大家庭;从筚路蓝缕的探索,到如今组织健全、活动丰富的专业社团。这十年,激情与奋斗、扎根与成长、传承与创新、交流与奉献是学会的发展主旋律。会员们用笛箫之声讲述深圳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用音乐传递温暖与力量,展现了深圳文艺工作者的情怀与担当。

梅文坤在讲话中还规划了学会未来的发展蓝图,强调深圳市竹笛学会将继续秉持“团结、普及、提高、奉献”的宗旨,聚焦三大核心方向推进工作:一是深化竹笛文化普及,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多元化推广活动,让传统民乐走进更多人生活;二是着力培育新人、打造精品,既要为青年演奏者搭建成长平台,也要打磨高质量文艺作品,勇攀民乐艺术高峰;三是加强跨领域、跨地域交流,主动链接行业资源,持续扩大深圳竹笛文化的品牌影响力,推动传统音乐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据介绍,本次音乐会由深耕笛箫文化普及领域的深圳市鸣篁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作为专注服务学生与成年人的专业笛箫培训机构,公司负责人周小桂不仅是深圳业界知名的管乐演奏家,更获聘担任深圳市竹笛学会名誉副会长。谈及文化传承,她感慨道:“中国笛箫文化的历史可追溯至贾湖骨笛,八千年的岁月流转中,它在世界音乐史与中国音乐史上都留下了无数璀璨篇章,这份厚重底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骄傲与自豪。”

音乐会上,演出阵容尤为亮眼。近百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参与者——包括专业艺术家、深圳市竹笛学会会员、青少年学员及民乐爱好者,携笛、箫、埙、陶笛、葫芦丝等多种民族乐器登台献艺。他们精心演绎的曲目风格多元,既有承载东方韵味的中国传统民乐,也有展现异域风情的西方经典乐曲,更不乏融入时代创意的原创作品,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丰富多元的听觉盛宴。

本次音乐会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成为深港两地竹笛界深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活动现场,中国竹笛学会副会长、香港中乐团笛子首席、中国著名竹笛演奏家孙永志获聘深圳市竹笛学会名誉会长,其专业影响力与行业资源将为两地竹笛文化合作注入新活力。受邀参演的香港津乐竹笛演奏团同样备受瞩目,在音乐总监陈敬臻的带领下,十六位来自香港金融、教育、科技等不同行业的演奏员,凭借对传统民乐的深刻理解,默契演绎了两首经典曲目,悠扬旋律中尽显东方韵味,赢得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与高度好评。音乐会结束时,舞台上的深港两地演奏家们和台下的观众共同演绎了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再一次将整场音乐会推向了高潮。

深圳市竹笛学会成立10周年,也收到了来自全国不同城市演奏家们的庆祝贺词。此外,晚会还同步举行了聘任仪式,为新任名誉会长、名誉副会长、副会长,以及文化顾问、艺术顾问、秘书长、副秘书长、理事等颁发聘任证书。

编辑 李璐 审读 欧阳晨煜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上官文复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罗实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