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河!龙岗这场活动带你解锁深港双城背后的文明密码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09-22 13:0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21日,“奔腾的深圳河:中国与世界的相遇”主题阅读书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内山书店举行。本次活动是龙岗区委宣传部主办的深圳鹤湖书院“山河文明说”文化品牌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同时也是《奔腾的深圳河》一书的作者杨黎光担任主讲人,与现场读者分享创作历程与感悟。

一条河流串联三万年历史

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主题分享中,杨黎光结合自己在深圳三十余年的生活经历,讲述了以深圳河作为叙事主线的缘由。

他谈到,深圳河全长仅37公里,河道虽短,却承载着深港两地三万多年的历史变迁:从新石器时期“咸头岭遗址”,到19世纪成为深港两地的地理分界,再到改革开放时期化身连接内地与世界的桥梁,这条河始终见证着深港两地的共生历程和时代巨变。

杨黎光通过“一条河、两座城”的独特叙事,带领现场观众回溯深圳精神的源流,感受深圳河奔腾不息背后所映照的历史底蕴与蓬勃时代力量。

微展览让历史“可见可感”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沉浸式微展览,精心选取了《奔腾的深圳河》书中的经典原句和历史图片,以生动直观的形式丰富了分享内容。

展览内容从三万年前的石器遗址、七千年前的聚落遗迹,一直延伸至当代湾区建设图景。许多市民表示,微展览让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加深了他们对深圳河所承载的文明记忆的理解。

问答之间,读懂一座城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观众围绕书中细节、深圳河的历史变迁以及深港人文交流等话题,与杨黎光交流探讨,气氛十分热烈。

活动结束后,不少市民拿着《奔腾的深圳河》实体书请作者签名,并分享参与感受。有读者表示,这场阅读分享不仅让大家“看见一条河,更读懂一座城”,对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杨老师把厚重的历史讲得通俗易懂、鲜活生动,听完很受启发。”一位参与活动的读者如是说。

本场阅读书会以深圳河为精神纽带,让山与河于此相遇,书与人于此相逢,激荡出“阅山河、见文明、向未来”的回响,既延续了文脉传承的脉络,也呼应了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热潮。据悉,“山河文明说”文明实践品牌项目系列活动,将持续推出更多精品内容,将历史文明解读与城市发展主题相结合,让市民在书香浸润中增强文化认同,感受文明传承的力量。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