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止境”影像舞蹈作品展(第四季)诠释舞蹈艺术新“镜界”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3-11-28 19:4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11月25日,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主办,深圳市舞蹈家协会、南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南山区舞蹈家协会执行的“镜界”——“WU·止境”影像舞蹈作品展(第四季)在深圳大学美术馆开幕,作品展为期三天,为市民呈现一场影像舞蹈大赏。

作为深圳舞蹈月极富创意的子活动项目之一,“WU·止境”影像舞蹈作品展今年共设置了“红色记忆”、“多彩国潮(国风)”“追梦未来”3大主题,自8月启动作品征集以来,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27个单位及个人报名,80%的作品来自深圳市外。此外,本季展演特别增设委约作品单元,共收到6部作品申请。经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委进行认真评审,最终共有《相生》《炁》《蓬勃》《满堂红》《寻》《深海—共生》6部作品,及《纸上乾坤》《雄狮少年》2部委约作品入围展演。

本季“WU·止境”影像舞蹈作品展共分3个篇章。第一篇章“人与人们”展出《寻》《相生》《破茧》《纸上乾坤》4部作品;第二篇章“人与自然”分别呈现《深海-共生系列》《吞》《蓬勃》《树象》4部作品;第三篇章“人与梦想”共展示《时和岁稔》《满堂红》《AI·觉醒》《生命之源》4部作品。序篇“同源”呈现作品《佾舞中国》;尾声“共生”展示了作品《红》。

呈现传统符号的现代“意识流”。来自湖北武汉的作品《相生》由钟镇威、易璇导演,作品提取京剧名曲《贵妃醉酒》中的“贵妃形象”为传统符号,以影像画面交叠的方式,使之与现代人物符号之间不断重叠,表达在穿越现实、时空的语境下,传统艺术在当代意识中流变的意象。

人之生,气之聚也。来自福建福州市的作品《炁》由许君越导演,作品以肢体语汇诠释“道”如海洋、“炁”似滴水,“道”化生阴阳,二者氤氲而成人的道家哲学。

天地与我为生,万物与我为一。来自甘肃省兰州市的作品《蓬勃》由赵阳艺导演,作品取材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让人在“日、森 、问”的篇章互动中感受自然律动,以如画山水感染、呼吁人们关注生态环境发展。

人与窑的对话,火与土的共舞。来自深圳市的作品《满堂红》由郭莉莉、彭天赐、林育灿、赵婷婷导演,作品以广东省非遗红釉彩瓷“满堂红”烧制技艺为主线,通过舞蹈肢体语汇及影像光影,呈现彩瓷制作中拉坯成型、着色上釉、高温烧制等工艺流程,让器物与颜色的交织彰显东方之美。

以舞蹈语言讲述前辈故事。来自广州的作品《寻》由吕锐、胡莫玉玺导演,作品以现代学生视角,追寻公元1872至1875年间我国最早官派赴美留学生的故事。那些前辈当时平均年龄13岁上下,其中詹天佑、唐绍仪等83位来自广东,作品以舞蹈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到前辈们肩负国家兴衰重任、为求先进技术奋发学习的故事。

呈现一场海和身体之间的对话。来自广州的作品《深海——共生系列》由高嘉欣导演,作品以舞蹈语言表达那些“我”奋力挣扎,却无法摆脱被束缚的痛苦、无助、绝望,希望人们聆听这无声的“呐喊”,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舞蹈致敬非遗传承。委约作品《纸上乾坤》由郭莉莉、彭天赐、赵婷婷导演,作品以深圳市南山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剪影)刘氏为主线,以中国传统色彩玄天、熏黄为底色,以阴阳相生为主题,通过国际标准舞肢体语汇与解构画框艺术装置的交互,表达一片片绒纸通过匠人手中的剪刀制作成型的过程,以此致敬非遗传承那些幕后的匠心力量。

本次展演作品有对传统文化的展示、传承,有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发问和号召,有对传奇故事的创新演绎……14部展演作品巧妙运用镜头语言、肢体语言进行全新的创意探索,赋予舞蹈艺术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层次的“镜界”,并在延展融合中深挖影像与舞蹈的交融及在重新解构中发现和带来的挑战。展演再度成功为舞蹈创作者及表演者、影像艺术爱好者搭建广阔平台,以舞蹈承载和展示历史故事、非遗文化、当代生活等更多元素,以新颖形式传播优秀舞蹈作品,持续拓展舞蹈艺术的维度、向度,促传统舞蹈打破时空与物质载体的局限,从而探索舞蹈艺术创作、表达的更多可能。

(受访单位供图)

见习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刘琨亚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