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非遗文化闪耀黄浦江畔 冬日上海滩掀起《咏春》潮
深圳特区报记者 匡彧 文/图
2023-11-26 21:01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 专题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上海大剧院门前的大幅《咏春》海报

25日晚,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上海大剧院再次登场。两个小时的视听盛宴,将黄浦江畔的沪上观众带到岭南的市井尘烟。香云纱、咏春拳等国家级非遗文化,追梦与逐光的励志故事,武术和舞蹈的完美合璧,《咏春》在冬天的上海滩掀起一轮热潮。

走进上海大剧院的大厅,马上就感受到《咏春》的热浪。一排展台上摆放着《咏春》的周边产品,观众在进场前,一定都会拿上一本印刷精美的节目宣传册,并买上两件纪念品。为选中一款中意的帆布袋,几个女孩子互为参谋,争论不休。

演出现场更是座无虚席。观众沉浸在舞剧温暖的叙事中,为剧情的每一个起伏感动、揪心、释然、开怀。当演员在舞台上用舞蹈诠释武术,刚柔相济的力量之美彻底征服了观众,真挚的掌声不时响起,为演员精湛的舞技折服,为深圳制造的精品鼓而呼。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副总裁唐颖琪现场观看演出后评价说,“深圳原创舞剧《咏春》来到上海,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演出,借助艺术节这一国家级综合性节庆品牌‘聚光灯’和‘加速器’效应,有助于获得更多观众认可和业界反馈,增进上海与深圳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学习互鉴。”

她进一步表示,“《咏春》从武术中汲取创作灵感,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咏春拳与螳螂拳、八卦掌、八极拳、太极拳的比武,中华武术的精髓在舞剧中得到了恰如其分的展现,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难能可贵的是,这部舞剧还运用了电影的手法与元素,定格画面、剪影、光的运用等,极大地丰富了舞台表现形式。”

深圳歌剧舞剧院副院长李晨晨连续两天都在上海大剧院演出现场忙碌,谈起《咏春》,她深有感触地说,这部舞剧凝结了太多人的心血,它是深圳品质的代表。“我这两天特别高兴,上海观众认可它、喜欢它。每天的演出都是一票难求,上海的晚上很冷,但剧院外面还有等票的观众。”

巡演至今,《咏春》剧组已经表演了一百多场,高强度高密度的演出对舞者的精力和技艺都是巨大的挑战。李晨晨说:“《咏春》的演员平均年龄25岁左右,这群年轻人真是以澎湃的热情诠释自己的角色。百场演出,他们受过伤、生过病,但从来没有懈怠过。这些孩子真是太棒了!”

两位白发阿姨相伴而来,她们也对《咏春》舞者表达了由衷的赞美:“舞蹈演员能把武术表演得这么精彩,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他们太不简单了。我们还特别喜欢香云纱那段,场景美得很有意境。以前只听说过香云纱这种东西,没想到在这部剧中见到了。”

因为观众热情的掌声经久不息,《咏春》剧组在谢幕后不仅多次返场,演员还会携手冲场将气氛推向高潮。“这个冲场太有意思了,大家都好开心,我们更不愿走了,生怕错过了什么。”一对情侣笑着表示。

“那个演叶问的小伙子舞功和武功都好厉害,人也可爱,在剧中是穿着长衫严肃的武术大师,谢幕时是打比心手势的大男孩,感觉跟我们没有一点距离。”一位女观众意犹未尽地说。

编辑 范锦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匡彧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