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研发团队研发长效防雾涂层解决护目镜起雾

读特记者 吴铠峰 通讯员 康翼鸿
2020-03-11 15:43
摘要

涂布防雾涂层的护目镜(右侧)与未涂布涂层的护目镜(左侧)的起雾效果对比深圳先进院在短时间内能研发出防雾纳米涂层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研发团队材料界面研究中心多年来在材料界面方面技术积累的结果

连日来,应多家医疗单位的需求,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材料所喻学锋、杨新耕、康翼鸿博士等通过紧急攻关,成功研发出具有医用防护面罩、护目镜等防雾功能的纳米涂层。据了解,这种纳米厚度的涂层是自主开发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添加增稠剂等增加附着力,有效提高作用时间,在日常环境下防雾效果可持续10天。

这种新型防雾涂层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特殊的分子结构,一端为亲水基团,一端为亲油基团,亲水基团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并使其表面张力降低,从而减小水在玻璃表面的接触角,使水分子还没有在透明物体表面形成细小水珠之前,就会扩散于玻璃表面,形成超薄的透明纳米膜,防止光线散射,从而起到防雾的作用。

涂布防雾涂层的护目镜(右侧)与未涂布涂层的护目镜(左侧)的起雾效果对比

深圳先进院在短时间内能研发出防雾纳米涂层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研发团队材料界面研究中心多年来在材料界面方面技术积累的结果。材料界面研究中心联合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在2019年启动了超浸润界面材料的相关研究和生产,本次防雾涂层技术是超浸润材料的一次成功应用。

物体的浸润性是指液体对固体表面的铺展能力,它是很多工业技术的核心。而超浸润性的研究主要包括超疏水性、超亲水性、定向液体传递等多方面。超浸润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比如电子封装、国防、服装、医疗、电池,以及定向集水等。

涂有防雾剂(左侧)与未涂防雾剂的镜片(右侧)在有雾气环境下(热水)的对比图

深圳先进院在材料界面科学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逐步开发了玻璃减反射/超疏水纳米涂层、陶瓷疏油纳米涂层、织物纳米防水涂层、抗菌抗病毒涂层等多种技术。这些技术正在或即将在医疗、光伏、汽车、洁具、纺织行业体现出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

目前,深圳先进院的长效防雾纳米涂层研究及测试工作已经完成,也接收到了湖北多家医院的捐赠需求,研发人员正联合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搭建日产数千瓶的全自动罐装生产线,并陆续向湖北多家医院捐赠相关产品。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吴铠峰 通讯员 康翼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