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迈进新时代,初心绘明天”2023年深圳市中小学艺术展演(美术节)活动在宝安拉开帷幕,来自全市各区的38个中小学艺术实践工作坊,带来了一场创新美学的盛宴,堪比一场全市中小学的原创艺术“博览会”。据悉,此次美术节活动为期一周,将全面展现全市中小学生美的向往、美的追求、美的自信。
此次活动由市教育局主办,市教科院、宝安区教育局承办,宝安区教科院、宝安区美术馆协办。据介绍,本届美术节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坚持人人参与,鼓励百万中小学生拿起创作工具,齐齐动手,围绕主题参与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实践,历经4个多月,市、区、校联动开展学生艺术工作坊实践,涉及木艺、纸艺、漆艺、皮影、雕塑等多种项目,在各区推荐的64个艺术工作坊中精选出35个优秀代表,其中宝安区入围5所,进行现场展示交流。另外,宝安还有3所学校携艺术特展亮相。
用生活滋养艺术,给孩子创造一个神奇世界
“向阳而生向美而行综合材料工作坊并非针对某一特定学生群体,它最大的特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我们坚持‘美术在身边’,期待艺术能激发出双向奔赴的热爱,让孩子们的艺术审美与想象和创造永远相伴。”在宝安中学(集团)实验学校的展位上,四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正在摆弄着手中的纸张,他们正商量着如何制作出彩色的大米。
该校副校长杨寅介绍,学校将综合材料工作坊融入日常美术教学,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关注视角,探索绘画艺术在材料语言关系中的奥妙与全新视野,让孩子们大胆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纸张、彩泥、布料、颜料甚至废弃物等触手可及的材料,应用到美术创作中,以陶艺、纸艺、木艺等综合材料的美术作品设计和创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坪洲小学的“创意青花工作坊”把一个个盘子、一把把油纸伞、一幅幅画面,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其以传统文化结合现代材料的“青花瓶”“青花画”“青花伞”“青花盘”“青花扇”“青花石”,不仅让学生感受了青花的艺术特点,更营造出青花的文化意境,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记者在美术节活动现场看到,主场亮相的宝安教育艺术特色鲜明,8所参展学校展示出各美其美、别有洞天的艺术世界。宝安实验学校(集团)官田学校的“玩皮工坊”、富源学校的“陶艺工作坊”、西乡中学的“创意水墨作品”、弘雅小学的“绘动纸间”立体书工作坊、新安中学(集团)初中部的“温润如玉蜡雕工作坊”、坪洲小学的“创意青花工作坊”、凤凰学校的“成果展工作坊”……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美感。
以创新引领艺术,用创意建构一方瑰丽殿堂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前海港湾学校展位内,一件立体的《见山》作品十分吸睛。作为该作品的主创人员之一,八(9)班詹晓贝介绍,这件作品的创意取自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同学们抽取了画中的三绿和三青两种颜色,染到纱网上,以富有意境的悬挂方式,重塑了重峦叠嶂的形态,而制雾机的加入更好地体现出高山坐落于薄雾之上的典雅诗意。
该校动态雕塑校队的文晋希同学告诉记者,动态雕塑是一种打破传统雕塑形态边界的崭新艺术形式,以运动和变化为特点,在美学基础上,用科技手段让雕塑动起来,让作品产生深远的光影意境和人文美感。据介绍,该校动态雕塑作品《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荣获首届深港澳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新锐组)银奖、2022年深圳市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甚至被设计成地铁灯箱,走进深圳湾公园站和大学城地铁站,在推动艺术妆点城市公共空间的同时,也鼓励学生不断追求美的思想深度。
“这幅画我们是先喷好了渐变底色,而后采用黑白版画拓印的图案。”在翠园文锦中学“锦艺版画工作坊”展位上,初二年级的黄廉皓同学正指着一幅套色版画《舞动奇迹》,热情洋溢地给嘉宾介绍版画作品和制作流程。他表示,学校采用树脂板为原料,以黑白凸版画为主,通过鉴赏中外优秀作品、创作版画,在提高艺术素养的同时,也将创意实践能力,延伸到了日常生活中,自己就从中受益匪浅,感受到了版画独有的乐趣。黄廉皓又指着另一面展板上的一幅组合拼接式版画介绍道,“这是我们2021级、2022级版画社成员共同创作的版画作品《文行天下 锦绣未来》,嵌入校名,期待我们的学校越来越好。”
以劳动创生艺术,自然天地间探寻智慧密码
坪山外国语学校的光影装置工作坊,以空间审美建构“美术+N”的创作灵感,将科技、文学、几何空间等元素融为一体,在巧妙的灯光呼应下,作品展现出如梦如幻的形态魅力;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黄埔学校的“妙手生花”中国风纸艺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以巧手制作出永不落败的簕杜鹃;光明区高级中学(集团)纤维艺术工作坊展位,被布置成了一方绿色森林,几位身着创意服装秀作品的学子宛若“仙子”徜徉其中,让人忍不住惊叹艺术的造物神工……
“艺术是自然发生的,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植物染的世界里,师生们一起用白花鬼针草和苏木染‘春’、洋葱皮为‘夏’、用薯莨或荔枝皮作‘秋’、用蓝草化‘冬’,用大自然创造出的最美颜色,呈现出四季底色,而后,又以锈水作画,创作出二十四节气图。”自然教育课程设计师邹顺荣介绍,龙岗区坂田小学的孩子们将果皮、植物籽等煮出颜色制作扎染,在体验非遗魅力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美的成果。
据悉,该校2017年开辟了水稻田、荷花池,还在楼顶建成了3000多平方米的“空中菜园”,形成了一个“水陆空立体农学园”。学校以耕种、采摘、研究、科技、生态、饮食文化、农创文化、田园经济、发酵堆肥、肥料还田为线索,还原了自然界中低碳生态体系,并设计PBL探究式学习项目,带领学生们在劳动中学、在创作中寻找美的灵感,在古法中领悟古代农耕文化中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以非遗丰盈校园,让传统文化焕发无限生机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卓越高中师生带来了客家缠花、剪纸,只见学生们指间翻飞,一个个精美的作品便诞生了;坪山区新合实验学校把皮影戏玩出了新花样,一场《西游后记之大战垃圾怪》让非遗融入环保话题,而现场琳琅满目的皮影戏综合文创作品,更彰显出孩子们的奇思巧手;龙华区松和小学通过陶艺、扎染、手工等1+N美育特色,以儿童立场打造美育主场……
深圳市人民小学醒狮艺术工作坊格外醒目,社团指导老师刘玉洁告诉记者,工作坊2020年成立,通过溯醒狮起源、赏醒狮舞法、探醒狮服道、绘醒狮英魂、述醒狮传承等一系列美育活动,探索以书法、绘画、手工泥塑、综合材料装置等艺术创作形式,以体育、美育融合的方式,弘扬醒狮文化与精武精神,成为构建活力文化的重要名片。
把“麒麟”穿上身,非遗也可以很时尚。龙华区第三实验学校毗邻非遗大船坑舞麒麟博物馆,结合麒麟文化元素,学校开设了一系列校本课程,带着孩子们用作品活化传统非遗,唤醒他们与这座城市共同的记忆。除了麒麟主题的服装设计与制作,师生们还开发出麒麟祥瑞抱枕、麒麟T恤、文创画等综合文创作品。现场,该校6年级学子庄晨欣穿着一条漂亮的麒麟主题连衣裙,与身着麒麟休闲套装的两个男同学,妥妥的时尚范儿,成了大家争相拍照的小模特。庄晨欣自豪地介绍,这些服饰的设计和制作皆出自同学们的手笔。
“这是我的作品《九色鹿》,图案取自敦煌壁画,花费了一个星期左右才完成这个手拿包的制作。”龙岗外国语学校(集团)新亚洲学校八年级学生齐云娴,向记者展示了她的作品,并详细介绍了景泰蓝创艺坊。“景泰蓝画又叫做金丝彩砂画,它借鉴了非遗铜胎掐丝珐琅中传统的掐丝、点蓝等工艺,在老师的指导下,不少同学以深圳城市景观为创作蓝本,让非遗技艺与深圳城市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我和同学们都很喜欢。”据介绍,师生们不仅通过义卖,让景泰蓝画助力村小建设书屋,还多次参加艺术展演,取得不俗成绩;目前,该校《景泰蓝工艺画》校本课程用书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学校供图)
(原标题《怒赞!这场深圳中小学生原创艺术“博览会”太精彩》)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王越胜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