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加快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
读特记者 王奋强
2020-01-21 08:26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双区叠加”的效应正在释放澎湃动力。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光明区聚焦市委提出的“以主阵地的作为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要求,抢抓“双区”建设先机,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总牵引,高标准谋划光明科学城建设,最大限度释放光明科学城聚变效应,带动光明区创新能级、产业能级、城市能级全面提升。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光明行政区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完整年度。作为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这一年光明发展形势喜人,跑出“新深圳速度”——GDP总量突破1000亿元大关,预计全年增长8%,居全市前列。不止于此,该区还精心开展城中村综合治理,考核成绩全市第一;重点片区开发建设绩效考核全市第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全市第一。

做大实体经济蓄水池,经济总量迈上千亿级

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表示:“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这个总牵引,塑造光明跨越发展的新动能,以科学促进创新裂变,引领产业聚变,实现城市质变。”

2019年,光明坚持优存量和引增量并重,蓄势发力,做大实体经济“蓄水池”。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0亿元,增长5.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进出口总额达到441.3亿元。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的背后,是产业质量稳步提升。光明着力构建以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为主导,以特色服务产业为支撑的“3+1”产业体系,出台“1+4+N”产业政策,引领全区产业格局重塑。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双双突破千家,2019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0余家,达到1300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5家,达到1272家。引进大疆、联想等一批重点企业,年产值超百亿企业达到5家,本土上市公司达到21家。

此外,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着力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区领导班子带头挂点服务企业,实现规上企业挂点服务全覆盖,协调解决企业困难501项。在全市率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57条,落实知识产权保护36条等一批政策措施。发出全国第一张企业‘秘批’营业执照,率先在全市推出42项业务‘秒批’,30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城通办、513项实现零跑腿,全年办理政务服务业务超过13万宗。”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胜透露。

全力抢抓历史机遇期,科学城建设跑出加速度

光明区紧抓千载难逢历史机遇期,多方利好汇聚之下,光明科学城建设跑出加速度,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基本成型。

规划建设有的放矢。光明科学城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推进,总体发展规划基本编制完成,空间规划纲要已经市政府审议通过,光明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列入全市试点。光明科学城展示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两大科学装置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精准医学成像、材料基因组等第二批大科学装置前期工作持续推进。

创新资源纷纷落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加快建设,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完成选址,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中国计量院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精密测量创新研究院深圳分院、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等5家高端科研机构落户光明。仿制药生物等效性研究重点实验室、托马斯·林达尔诺奖科学家实验室正式挂牌。石墨烯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正式成立。“两院三中心”加快建设,环保和光伏两个国家级检测中心通过验收。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85个,其中国家级平台5个。全区众创空间在孵企业达到257家。

人才战略有力推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出台人才住房配租、子女入学等管理办法,配租人才住房400余套。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1名、市地方领军人才32名、市后备级人才23名;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引进技能人才4975名;全区本科以上学历人口增长41%,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一流配套加快跟进。光明云谷片区与光明科学城一致规划、同步建设,为光明科学城提供高品质配套服务。科学城智慧公园、国际会议中心、精品酒店、11条市政道路等综合配套设施开工建设。推进高科大厦、滨海明珠等过渡载体装修改造,筹集科技创新过渡空间超过20万平方米。

着力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北部中心轮廓更加清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光明瞄准国际化高端城区形态,大力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深圳北部中心的轮廊愈发清晰。

中心区建设实质启动。完成2.3平方公里土地整备任务,对外公示中心区法定图则,对标国际一流全面优化中心区城市设计,出让首宗招拍挂居住用地。深圳科技馆、光辉大道等主干道路动工建设,星河、绿地等城市更新项目加快推进,科学公园、科学城体育中心、科学城文化中心等高端配套设施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片区开发初显规模。光明小镇建设步伐加快,千亩花海一期建成对外开放,二期将在春节向市民呈现;大顶岭绿道一期竣工;迳口田园综合体、运动森林公园、新一代主题公园启动建设。光明凤凰城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2亿元,投资额居全市重点片区首位;光明城站TOD开发正在开展国际设计咨询。公明、玉塘、马田等建成区开发建设稳步推进。

商业配套逐步健全。光明首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大仟里开业,营业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迳口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推进,河心路、红木小镇等经济示范商业街区完成改造设计,全年游客接待量增长16.8%。升级改造25个农贸市场。

国土空间提质增效。高效完成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光明中心区、光明城站周边片区、赣深铁路(光明段)等多项土地整备任务,凤凰社区成为全市首个整社区搬迁案例。2019年全年完成5宗连片产业用地土地整备,面积达6.69平方公里,占全市完成总量的80%。

超常规建设大美光明,厚植城市“蓝绿”本底

光明实行“最严格”治水,2019年在全市率先实现小微黑臭水体全部验收销号,15条主要河流全部达到地表水V类或以上标准。去年全年投入治水资金49.67亿元,完成治水工程30个,整治河道21.1公里,新建管网25.6公里,修复改造管网37.6公里,完成光明水质净水厂一期提标改造和二期建设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日。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得到住建部等三部委检查组高度肯定,新增海绵城市面积7.2平方公里,建成新陂头南、鹅颈水湿地公园。推动水环境治理从工程向管理延伸,完成2378家“三产”涉水污染源、859家工业废水排放企业整治。

夯实“最优质”生态。2019年光明高质量完成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12项整改任务。打好蓝天保卫战,率先出台“扬尘八条”,责令整改工地145个,查扣违法泥头车614辆。整治挥发性有机废气及餐饮油烟企业1890家,PM2.5累计平均浓度25.4微克/立方米,降幅全市第一。

建设“高品质”城区。2019年全面开展114个城中村综合治理,第一批49个全面评优,优秀率达100%,排名全市第一。建立“环境长”长效管理机制,市容秩序考核排名全市第二。全年新建成公园63个,公园总数达213个,获评全国绿化奖章。

编辑 郑蔚珩

(作者:读特记者 王奋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