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田间地头话治理;群策群力,共享菜地汇民心。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居民议事会在光明街道白花社区的一片规划菜地旁热烈展开。来自社区的党员代表、热心居民、志愿者以及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20余人齐聚田间地头,围绕“共享菜地”项目的推进与“志愿服务活力积分”机制的融合,展开了一场接地气、有温度、见实效的专题议事。

议事会开在菜地旁,居民成为“话事人”
“我们的事,我们自己议!”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白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真实写照。本次议事会一改以往在会议室里“听汇报、做记录”的传统模式,直接将会场搬到了即将启动的“共享菜地”旁。居民代表们边走边看、边听边议,在泥土芬芳中了解项目的真实面貌,在轻松氛围中畅谈建议与期待。
“积分怎么算才合理?”“菜地怎么分才公平?”“收成多了能不能捐给有需要的邻居?”……现场讨论氛围热烈,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积分获取方式、兑换标准、菜地管理细则、公益捐赠机制等具体问题畅所欲言。大家不再是社区治理的“旁观者”,而是实实在在的“参与者”“谋划者”。

“活力积分”赋能,小机制激发大参与
“共享菜地”由“民生微实事”项目全额资助打造,不仅是社区居民体验农耕乐趣、收获绿色蔬菜的公共空间,更是推动“志愿服务-活力积分-实物激励”良性循环的有效载体。居民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积累“活力积分”,凭积分优先认领菜地、兑换蔬果或参与社区公益捐赠。这一机制将志愿服务与居民日常需求紧密结合,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
“以前总觉得社区事务是‘上面的事’,现在才明白这其实是我们‘自己的事’。”一位居民代表感慨道,“有了积分激励,我们更愿意站出来、动起来,一起把社区建设得更好。”
居民议事居民定,共建共治促和谐
在议事会的分组讨论环节,居民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多项务实建议,比如,积分兑换应结合蔬菜生长周期灵活调整、菜地管理应引入居民自查与互查机制,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等等。区人大代表郭思哲、刘作芳,政协委员王焱等认真听取意见并参与讨论,强调要进一步健全“服务-积分-权益”全流程公开透明机制,切实保障每一位居民的权益。
“居民的事,就要由居民商量着办。”白花社区党委副书记表示,社区将充分吸纳居民提出的合理建议,进一步完善“共享菜地”实施方案,加快推动项目落地,让居民们早日享受到“家门口的田园生活”。
“小菜地”推动“大治理”,“小积分”激发“大活力”。白花社区以“共享菜地”为载体,以“活力积分”为纽带,不仅丰富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内涵,更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居民议事、居民参与、居民监督,社区正逐步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支持、人人共享”的治理格局。
未来,白花社区将持续拓展“活力积分”应用场景,推动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让居民在参与中凝聚共识,在共建中共享成果,真正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乐、社区和谐,让幸福在家门口持续升级。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袁斯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