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韵新声传薪火,第四届广东青少年粤剧夏令营阳江开营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林楷虹
08-11 18:2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8月10日,阳江市阳东区雅韶镇笏朝文化中心锣鼓轻扬,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戏剧家协会指导,广东粤剧院、广州市船说少儿文化基金会联合阳江市阳东区“百千万工程”百社联百村专班主办的“我是小粤迷”——第四届广东青少年粤剧夏令营正式开营,来自香港、广西、浙江及广东各地的40名少年(20男20女)齐聚这座有着700年历史的古村落,与主承办单位的相关领导嘉宾、“百千万工程”的相关成员,以及众多媒体共同见证开营仪式的重要时刻。

夏令营开营仪式选择在“漆彩渔乡”、“荷美家园”笏朝村举办,既是对当地深厚文化底蕴的青睐,更是响应乡村振兴、推动粤剧资源下沉基层的实践。开营仪式上,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张晋琼表示,四年来“我是小粤迷”已成长为粤港澳桂地区极具影响力的非遗美育IP,2024年结营直播吸引超70万人次观看,而本届夏令营更以“双城联动・文化共振”为亮点,打造“粤剧文化+绿色产业+乡村振兴”的多元矩阵,让传统艺术在城乡交融中焕发新活力。

“这不是简单的‘学戏’,而是一场让少年触摸传统、拥抱时代的成长课。”夏令营营长冯维纲介绍,本届活动集结了强大的师资与服务团队:广东粤剧院一级演员莫伟英、优秀青年演员邓志明、陈日云等导师将亲授粤剧身段与韵律;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的专业团队将全程记录营员成长;后勤团队则保障营员们的衣食住行,让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锻炼自立能力。

在夏令营活动中,营员们既能跟着粤剧名家练“唱念做打”,也能向阳江非遗大师学茶艺、剪纸、炒米饼制作,让粤剧功夫与地方非遗碰撞火花;还将走进核电基地、风能发电场,在“节能之都”阳江的绿色能源世界里,埋下“环保与传承”的种子。正如往届优秀营员梁韵清在发言中所说:“10天里,我们学粤剧、拓视野、结友谊,更收获了开朗与自信——这是比技艺更珍贵的成长。”

(广东粤剧院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终审 余海蓉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林楷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