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至37.8%和75.9%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08-05 11:1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8月5日,广东省新闻办举行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三年成效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当前南沙推进国家智能交通先导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试点,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00家、年均增长21.5%,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至37.8%和75.9%。加快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的南沙,引进国际高端人才数量年均增长55%。

国务院于2022年6月正式印发实施《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明确建设科技产业创新基地、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五大任务,提出2025年和2035年两阶段发展目标。2025年是《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收官之年。为全面展示落实《南沙方案》第一阶段成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白皮书(2022.06—2025.06)》昨日刚刚对外发布。

在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方面,南沙落地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推进19个粤港澳联合科技攻关项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成开学、其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入驻创新项目32个。南沙还布局冷泉生态系统等一批国之重器,集聚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22家,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8家、企业技术创新中心34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5.48%。

在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方面,南沙目前建成港澳青创基地15个,累计孵化企业项目2336个,在孵团队数量年均增长超过40%;推出“港澳青创新10条”政策,奖补金额超过3200万元,惠及港澳青年1170人次。南沙还实施港澳青年“百企千人”实习计划、“青出于南”英才汇聚行动计划等,推出“港澳新青寓”120多套,为港澳青年筑梦湾区提供更加广阔发展空间,并落成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总部基地,开展文体、艺术、学术等交流活动。

在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方面,南沙港建成国际集装箱干线港和国内最大的内贸集装箱枢纽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南沙设立国际海事服务集聚区,年均船舶交易超过200艘、交易额30亿元。南沙建成启用RCEP文商旅创新产业合作园,举办大湾区科学论坛、世界媒体峰会等,并持续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实体化运作,获批国家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交易额超过500亿美元,2024年南沙综保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全国第一。

在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方面,南沙累计181项创新成为获得国家和省的推广,在全国率先探索市场准入制改革,市场准入审批时限压缩93.6%,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排名连续两年居全国自贸试验区首位。南沙于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工业硅、碳酸锂、多晶硅3个新能源金属品种,广州数据交易所交易额超过75亿元,设立广州市首只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人民币试点场景超过1.1万个,引领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

当前,南沙打造全国首个城市级全空间无人体系超级场景,建设全国首个“未来电网企业”改革样板,开通全国首条L4级无人驾驶公交环线、无人驾驶道路里程突破990公里,实现全域5G网络覆盖。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三大先行启动区2024年新增注册企业数增长89%。广东省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祝永辉指出,三年来累计将南沙100个重大项目纳入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支持南沙32个重大项目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535亿元。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