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浪遏飞舟,龙舟荡桨喜迎全运。5月24日,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宝安)茅洲河龙舟赛在燕罗街道茅洲河段(燕山学校前)鸣枪开赛。本次龙舟赛以省级非遗传承为根基,有机融入“十五运”元素,成功打造出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人文与科技辉映的湾区盛会,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澎湃动能。宝安区副区长练聪、李宏涛出席活动。
24支龙舟队在茅洲河上竞渡
本次赛事由广东省社会体育和训练竞赛中心、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水务局支持,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宝安区燕罗街道办事处、深圳市茅洲河流域管理中心承办,广东省龙舟协会、深圳市龙舟协会协办。
作为今年粤港澳大湾区首场省级龙舟赛事,共吸引了24支队伍参与。最终,江门新会泓达堂陈皮龙舟队、中国香港女子龙舟代表队、燕罗塘下涌江夏黄氏龙舟队分别摘得湾区男子组、湾区女子组、深圳组的桂冠。
24支龙舟队在茅洲河上竞渡
据悉,这已是燕罗街道承办的第五届茅洲河龙舟赛,从赛事保障到文旅融合、科技助力,每届赛事都秉持“向新而行”的理念,为广大龙舟爱好者打造更优质的竞技舞台,带来更具舒适度的观赛体验。现如今,茅洲河龙舟赛已然成为燕罗街道展示“湾区芯城”崭新面貌的一扇窗口,向外界递出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24支队伍巅峰对决
展示大湾区顶尖龙舟水平
河面之上,战鼓待擂,群舟待发。随着发令枪响,各参赛队伍如离弦之箭飞驰而出,河面瞬间水花四溅。鼓声震耳、船桨击水、龙头齐进,龙舟健儿们喊着整齐划一的口号,每一桨的划动都凝聚着团队的力量与智慧,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呐喊,都是龙舟精神和宝安精神最生动的注脚。
岸边的观众也被这份激情所感染,加油声、喝彩声交织在一起,持续点燃竞赛氛围,与燕罗湿地公园的悠悠绿景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融合生态治理、文化传承的最美画卷。
观众文明观赛,为各支队伍加油助威
此外,共享无人机为观众带来了新花样。本次赛事首创共享无人机低空AI打卡服务站,观众可以通过小程序扫码一键呼叫共享无人机拍摄,AI实时剪辑生成带赛事LOGO的专属短视频和照片,成为观赛可追溯的数字记忆,为大家开启“赛事+科技+文旅”融合模式的初体验。
经过精彩激烈的角逐,在代表着粤港澳大湾区最强实力的湾区男子组赛事中,江门新会泓达堂陈皮龙舟队凭借出色发挥夺得冠军;中国香港女子龙舟代表队则在湾区女子组中锋芒毕露摘得桂冠。深圳组赛事中,东道主燕罗塘下涌江夏黄氏龙舟队继续迈步向前,三度卫冕。
“我们已经是第三次参加茅洲河龙舟赛,今年竞技水平再次提升,我们仅仅领先了亚军队伍0.003秒。”江门新会泓达堂陈皮龙舟队领队廖长亮表示,队伍常年“征战”世界各地,茅洲河赛道无论是周边环境还是宽度,都比较适合赛龙舟。
江门新会泓达堂陈皮龙舟队合影
“上次参赛我们与冠军失之交臂,经过今年的训练,我们终于如愿!”中国香港女子龙舟代表队李朗怡难掩喜悦。她表示,“龙舟文化”是队员们凝聚在一起的动力源泉,在场观众的呐喊加油声给予了大家动能。“希望有更多机会参加大湾区的龙舟赛事,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
“再次卫冕的秘诀就是付出更多的努力,正如我们队伍的口号:‘塘下涌团结一致必成功’。”燕罗塘下涌江夏黄氏龙舟队黄业民表示,小时候茅洲河是条臭水沟,如今却成了龙舟竞渡的生态画廊,成为宝安向世界展示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小时候不敢相信,长大了能在这条母亲河上、能在家乡划龙舟。”
300万观众在线观看
宝安龙舟文化魅力引全网关注
赛龙舟,是镌刻在中华民族基因里的文化密码,更是宝安所传承的精神图腾。宝安赛龙舟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不仅承载着先民与水共生的智慧,更在茅洲河治水蝶变后焕发新生。
自2018年茅洲河(宝安段)重现碧波,燕罗街道已成功举办五届龙舟盛会,特别是今年恰逢深圳党组织建立100周年,又紧密结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这场2025年大湾区的首场省级龙舟赛事意义非凡,现场以及深圳发布视频号、读特客户端、广东省社训中心视频号等线上直播间观众人数约300万人,龙舟竞技魅力与精神闪耀茅洲河。
本次赛事不仅有竞渡争锋的赛龙舟,开幕式上的预热节目各个精彩。由燕罗街道燕山学校男子舞蹈队带来的《英武少年》,曾在第四届全国荷花少年舞蹈比赛中摘得金奖。孩子们用刚劲的舞步、昂扬的姿态,为龙舟赛拉开序幕,他们点燃的不只是全场的热情,更是宝安人代代相传的勇气与力量。
《英武少年》在第四届全国荷花少年舞蹈比赛中摘得金奖
点睛,是龙舟赛的灵魂,更是赋予龙舟生命与力量的神圣时刻。无人机化作灵动的“信使”,它们载着象征吉祥如意的点睛笔缓缓飞向舞台,展现出传统文化与科技元素的完美融合。
无人机送来点睛笔
随后,运用仿生飞行技术的无人机为观众送上《飞龙在天》,它们在茅洲河上空盘旋起舞,勾勒腾龙之形,既是对龙舟精神的礼赞,也是智能制造与低空经济的精彩展示。舞台上,舞者们手持船桨踏浪而来,以舞台为江河,用肢体作波涛,拉开了《龙醒茅洲》的篇章。
编辑 张克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