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不休!香港上月出口跌2.3%!上半年经济断崖式下跌 专家:明年料难回疫前水平
香港商报
2020-09-25 10:22

特区政府统计处昨发表对外商品贸易统计数字显示,特区政府统计处昨发表对外商品贸易统计数字显示,香港8月份出口按年跌2.3%,进口按年跌5.7%,反映香港外贸仍然疲弱。今年首8个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值按年跌5.8%,进口货值跌8.1%;有形贸易逆差2197亿元,相当于商品进口货值的8.3%。8月份出口按年跌2.3%,进口按年跌5.7%,反映香港外贸仍然疲弱。今年首8个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值按年跌5.8%,进口货值跌8.1%;有形贸易逆差2197亿元,相当于商品进口货值的8.3%。

政府发言人表示,展望未来,在有效疫苗被广泛应用前,疫情将继续是全球经济前景的主要下行风险;中美关系发展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将增添不确定性。专家预料,环球经济仍然疲弱,今年底前仍看不到转势,故今年香港外贸仍不乐观。

最新外贸数据显示,香港今年8月份商品整体出口货值为3445亿元,较2019年同月下跌2.3%(6个月连跌),略胜于市场预期的下跌3%。同时,继今年7月份录得3.4%的按年跌幅后,8月份商品进口货值为3591亿元较去年同月下跌5.7%(连跌21个月)。

输美货值跌近一成五

出口方面,与去年同月比较,香港输往亚洲的整体出口货值下跌1.8%。此地区内,输往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体出口货值录得跌幅,尤其是日本(跌19.4%)、新加坡(跌14.6%)、泰国(跌12.5%)和韩国(跌9.1%)。输往中国内地的整体出口货值亦下跌1.4%。另一方面,输往印度(升12.8%)和越南(升11.5%)的整体出口货值则录得升幅。

除亚洲的目的地外,输往其他地区的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体出口货值均录得跌幅,特别是输往德国(跌24.2%)和美国(跌14.9%)。

出口货品种类方面,8月主要货品按年均录跌幅:“衣物及衣物配件”减32亿元,跌33.6%;“杂项製品(主要包括珠宝、金饰及银器)”减27亿元,跌13.2%;“通讯、录音及音响设备和仪器”减19亿元,跌3.1%;“摄影仪器、设备和供应品、光学器材及鐘表”减17亿元,跌17.5%;“动力产生机械及仪器”减14亿元,跌21.4%。

至于进口方面,来自部分主要供应地的进口货值亦录得跌幅,尤其是美国大跌29.3%,其他如韩国跌11.8%,日本跌6.6%,以及内地跌6.1%。同期,来自台湾(升20.8%)和越南(升13.6%)的进口货值则录得升幅。

未来出口跌幅或扩大

政府发言人表示,展望未来,在有效疫苗被广泛应用前,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将继续是全球经济前景的主要下行风险。中美关系发展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增添不确定性。因此,香港的商品出口表现在短期内料会继续受制。

“内地的出口及进口近期皆有所回升,但香港并没有呈现这样的趋势。”香港中文大学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称,因香港之前本身出口就不多,多为转口贸易,但是如今疫情加上贸易战,很多内地商品不再经香港,导致贸易量下跌。他又表示,去年下半年出口跌幅大,因此在基数效应下,即使今年下半年跌幅或许收窄,但实际表现仍然疫弱。

华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杨玉川表示,如今环球新冠肺炎疫情不见好转,中国和美国的贸易战还在持续,大环境不好,所以目前看来香港外贸今年内好转的可能性很低。他又指,8月出口数字不代表当月情况,会有滞后性。

香港东亚银行首席经济师邓世安表示,8月出口跌幅虽有所放缓,但环球经济仍然疲弱,到今年底仍看不到转势,故今年香港外贸形势仍不乐观。据该行预测,今年香港整体出口将下跌8.2%,这意味着未来几个月跌幅仍可能扩大。

港经济明年料难回疫前水平

香港中华厂商会昨举行2020年会员大会,吴宏斌会长分享了对近期香港营商环境和经济前景的看法。他指,香港经济从今年上半年出现断崖式下跌,实质GDP录得自1961年有统计以来最大跌幅,这很大程度上是受疫情影响,预料2021年仍难回复至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吴宏斌分析指,随着疫情年中有所缓和,各主要经济体陆续部署重启内部经济甚至恢復对外开放,环球经济衰退幅度有望在下半年收窄,而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主要工业国制造业PMI表现从谷底回升。惟目前来看,各国经济仍难摆脱负增长困境,只有中国内地轻微增长成为“亮点”。

厂商会冀紧抓国家“内循环”商机

至于香港,吴宏斌指,第三波疫情虽大致受控,但访港旅游业未来数月仍持续停摆,劳工市场前景亦不乐观,妨碍消费市场復苏。特区政府推出逆经济周期财政措施,有效遏止了大规模企业倒闭和裁员潮。同时,受惠于全球各主要央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回流香港,减低了疫情和经济衰退引发负财富效应的风险。

内忧外患夹击下,吴宏斌预期今年香港实质GDP增长率低至-7%左右;若疫情受控,2021年GDP有望重回2%至3%的低增长区间。他表示,在香港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面临贸易战和疫情双重打击下,厂商会将继续与业界保持密切关系,积极向港府争取更多支援。他希望“工展会”年底可如期举行,为中小企带来现金流,协助他们渡过寒冬。

吴宏斌提出,港商要善用熟悉内地市场的固有优势,抓紧国家推动“内循环”经济这一商机,“纵然风浪再大,曙光仍在眼前,希望业界能继续视厂商会为依靠,善用会内资源和力量,共渡难关”。他又表示,商界殷切期望两地能尽快落实“健康码”互认安排和“旅游气泡”,恢复两地商务往来。

IMF:部分国家疫后复原需数年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冈本当地时间周三在纽约发出警告,疫情持续时间远超预期,部分国家经济或要数年才能恢復增长。

冈本参加线上研讨会指,自疫情以来,IMF已为79个国家提供约900亿美元(约7000亿港元)资金。他称,IMF将继续与成员国合作,研究控制疫情并减轻疫情对经济的打击。

冈本又指,IMF官员正在与G20商讨,依据“暂停债务偿还倡议”(DSSI)延长低收入国家还债期限。今年4月,G20曾批准上述动议,惟将于今年底到期;许多国家的专家及官员支持延长该动议至明年,料G20将于未来数周或几个月内作出决定。他强调,DSSI让IMF有更多时间去评估低收入国家的全面债务状况。

环球零售业最快后年复苏

据IMF估计,今年全球GDP将萎缩3%,2008年金融海啸后的一年则录得0.1%的负增长。

另据网上零售分析网站eMarketer调查,业界估计全球零售业可能需要约两年时间复苏,即大多数经济体2022年才能恢复疫前增长水平。今年,全球零售总额预计可达23.36万亿美元(约180万亿港元),比去年下降5.7%,较疫前预测的规模大跌近12%。与过往萧条情况相比,零售市场衰退幅度更大,复苏速度更缓慢,原因之一就是受商店关门和供应链中断等直接因素影响。调查又指,长期低迷的经济很可能导致连锁反应,例如出口放缓、收入下降、失业率上升和公司破产等,这将意味恶性循环的来临。

此外,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指,长远来看,今次疫情不会彻底颠覆消费习惯和行为,但却可能加速许多早已存在的趋势。早在疫前,世界各地实体零售商已经面对亚马逊等网购业务的激烈挑战,增加网购次数及减少前往实体店是总趋势。因此,零售商要么坐以待毙,要么须尽快思考应对策略以提升客户体验。

编辑 张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