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情绪波动是一个常见现象,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可以保持规律作息时间,还可以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能够促进内啡肽分泌,帮助缓解压力。”3月20日春分节气将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主任、睡眠医学中心主任陆正齐在近日广东省卫健委举办的岭南时令与健康专家访谈会上建议,冥想、深呼吸、与亲友交流分享感受,能够有效缓解情绪波动。
陆正齐介绍,春分时令前后,阳气渐升、阴气渐退,进入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体新陈代谢也随之加快。如果身体适应不良,可能引发疲劳、困倦和情绪波动问题。而春分后,日照时间逐渐延长,人体通过视网膜接收光照后,会引起下丘脑特定核团的生物钟改变,由冬眠状态转换为苏醒活跃状态,此时容易情绪起伏。
同时,春季气温变化大,气压、湿度波动频繁,这些气象条件会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尤其是与情绪相关的激素,如五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分泌。陆正齐表示,春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高糖、高盐、高脂饮食,可多吃富含维生素B和不饱和脂肪酸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鱼类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稳定情绪并维持神经系统的健康。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阴阳平衡的关键节点。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李艳提到,起居养生若遵循“天人相应”原则可实现阴阳调和。她倡议,顺应肝经排毒时段早睡早起,并应用“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原则,午睡时长保持在15分钟至30分钟即可。乍暖还寒之际,要谨记“春捂”古训,穿衣宜分层搭配,重点保暖腰腹与下肢。
当前还是蚊子孳生的频发时期。对此,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康敏强调,蚊虫近水而生、繁殖很快,如户外废弃的一次性塑料饭盒处,就可能衍生出成千上万蚊子幼虫。若不及时防蚊灭蚊,等到夏天登革热等疾病传播风险也会增加。康敏称,要常打扫、清除积水、重点排查家中水生植物以及阴暗潮湿的地方。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