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太感谢了!幸亏你们及时发现和果断手术,我父亲才脱离危险。”近日,年过九旬的香港长者蔡先生在儿子的陪伴下来到“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认可服务机构——江门市新会区养老中心准备安享晚年,即被医护人员察觉其腹胀及腹部坚硬,马上经CT检查确诊肠梗阻,当晚深夜转入园内医院——新会区中医院进行手术,医养结合高效协作让蔡先生化险为夷。
2023年,广东省民政厅与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签署《关于共同推进粤港两地养老合作的备忘录》《有关扩展“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合作意向书》,双方积极推动大湾区养老服务融合加速推进。截至2025年8月底,参加该计划的入住长者657人;10月起,“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认可服务机构总数增至24家,覆盖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中山、江门、肇庆8个大湾区内地城市,进一步推动粤港两地养老服务领域交流合作与优势互补、提升两地长者生活质量。
老有所依:让香港长者更好地融入内地生活
佛山市众星天福养老社区环境优美,长者们在打理菜园
景致优美的园林里,繁花绿树,碧波涟漪,色彩斑斓的锦鲤嬉戏游弋,竞相开屏的孔雀斗丽争妍,一排排绿油油的蔬菜长势旺盛;步入室内,无障碍坡道便于轮椅推行,公共区和洗手间墙面装有扶手方便长者扶行,手工室、多功能活动室、护理医院等区域设施一应俱全,医疗、护理、社工等专业人才齐备,长者们聚在一起挥毫泼墨、读书绘画、下棋玩牌……这里是“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认可服务机构——佛山市众星天福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天福养老社区”)。
“这里不仅环境舒适,饮食和生活习惯贴近香港,照护人员讲粤语,还有专业的健康检查、康复理疗和社工服务,让我感觉像在家一样安心。”今年1月通过“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入住佛山天福养老社区的香港长者吴先生赞口不绝。
据悉,“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是香港社会福利署自2014年6月起面向香港长者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在该计划的资助下,入住广东养老机构的香港长者无须支付食宿、护理服务及个人照顾、基本医疗等费用,认可服务机构须为长者提供一套策划完善和协调良好的院舍照顾服务。
为帮助香港长者更好融入内地生活,“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认可服务机构从生活照料、营养配餐、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社交娱乐等方面提供舒适贴心的服务。譬如香港赛马会深圳复康会颐康院、香港赛马会伸手助人肇庆护老颐养院提供香港护养级别(特别护理级别,如常见的插鼻饲管)的长者照护服务,对接香港标准方面,深圳复康会颐康院连续14年通过香港老年学会评审表现优秀,其适健中心备有各类型复康治疗设备,提供职业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推拿等服务。
深圳复康会颐康院设有适健中心供经评估的长者进行康复训练
老有所医:实现24小时专业照护响应
“从入住时勉强站立,到现在能扶物行走,我们可以放心一直在这里养老,打算落叶归根。”香港长者谢先生太太对南海桃苑康复医院的老年病康复治疗服务十分认可。谢先生2024年中风后需要轮椅助行,在了解到佛山市南海区桃苑福利中心与桃苑康复医院实行“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模式后,今年4月入住桃苑福利中心,并于5月获批纳入“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经过针灸、有氧训练、推拿等康复治疗,目前谢先生身体机能得到明显改善。
“对长者来说,异地养老最担心就是看病问题。”佛山市南海区桃苑福利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据了解,目前纳入“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的香港长者以半护理老人、轻中度失智老人为主,也有机构收住“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长者均属于全护理及特别护理级别。促进医养结合是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关键,也是前来大湾区养老的香港长者最为关心的问题。目前,广东省的养老机构构建“两院一体”、内设医务室、就医“绿色通道”等不同形式的医疗服务,“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认可服务机构实现24小时专业照护响应。
“小病不出门,急救不延误,康复有专家,看诊有陪护。”深业颐居宝安颐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楼下配套二级康复专科医院——深圳深业康复医院,为入住长者解决“看病难”问题。对于需要返港就医的长者,深圳复康会颐康院、伸手助人肇庆护老颐养院均提供协助安排其往返交通和陪同接受诊治的服务。
深圳复康会颐康院配备3台无障碍过境车直通深港两地
政策支持:加强完善医养保障
参加“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的79岁香港长者陈先生,在入住佛山市畅享荟养老院后,工作人员及时协助他办理居住证并购买内地居民医保。2024年12月的一天,医护查房时发现陈先生表情痛苦、自诉胸闷胸痛不适,立即将其送往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急救,一直陪诊并协助医生与家属线上沟通、确认治疗方案。陈先生顺利完成手术,总费用约7万,内地居民医保统筹支付约5万元。“幸好工作人员及时送医,还一直陪诊,父亲在内地看病省心省钱,我们子女终于能放心了。”陈先生的女儿感激地说。
据悉,为进一步便利长者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养老,香港特区政府为参加该计划的长者购买内地医保及资助购买“惠民保”等商业医疗保险,并计划今年年底,以试验方式,为参与该计划的长者分担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医保)下须自付的医疗开支,上限为每人每年门诊费用人民币1万元及住院费用人民币3万元。此外,近年来“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试行计划”“港澳药械通”等一系列政策创新,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养老的香港长者减轻了负担。“在推动跨境养老时,并非只是解决香港养老的挑战,对大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也会带来好处。我们可将自身的经验、专业服务和标准带进湾区,是双赢的方案。”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
广东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动“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扩至所有大湾区内地城市,稳步增加认可服务机构数量,更好满足大湾区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通讯员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冯思颖 二审 王雯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