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全运会的热烈氛围,福田区福保街道精准把握全民运动热潮,将赛事激情延伸至社区、传递至居民家门口。
自10月18日起,举办为期一个多月的社区运动会,涵盖竞技比拼、科技互动、户外探险、亲子趣味四大类20余场项目。3万余居民无需远行,在家门口就过足“运动瘾”,邻里间的热闹氛围持续升温。
如今,全运会虽已落下帷幕,但是辖区的体育热潮并未降温,全民健身的热力持续升腾,社区体育氛围愈发浓厚。
一张地图、十位达人破解运动“找场难、组队难”
“以前想打羽毛球,要么不知道哪有场地,要么凑不齐人,现在对着地图一查,社区球场、体育社团全有了!”居民陈女士口中的“地图”,正是辖区街道在运动会开幕时推出的“运动指南全书”——涵盖27个运动空间、11个特色体育社团、36名市级体育指导员信息的运动地图。
这张地图可不是“纸上谈兵”:从石厦学校错时开放的田径场,到新洲红树碧道的晨跑路径;从益田社区乒乓运动协会的固定活动日,到“老友记篮球队”的招募启事,全龄段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专属运动方案”。
与此同时,街道创新推出“运动合伙人”机制,邀请10位社区运动达人当“领头雁”。石厦社区老友记篮球队队长负责招募队员、组织训练;福保社区乒乓球发起人策划技术交流赛;明月社区羽毛球赛发起人统筹赛事执行。这些“合伙人”既是运动爱好者,也是活动组织者,用“以点带面”的方式激活社区运动氛围,让赛事真正“源于居民、服务居民”。
数据显示,运动会期间,运动地图和“合伙人机制”引导居民使用社区场地超5000人次,5个体育社团新增成员近200人,真正实现了“场地找人、人找组织”的精准匹配。


打造全场景运动空间 让健身成为生活日常
“以前运动总纠结‘去哪动、何时动’,现在下楼逛公园能健身,周末解锁河道皮划艇,连写字楼都能变攀登赛场!”居民吕先生的感慨,正是辖区“全场景运动生态”的生动写照。
通过构建“专业场馆+校园场地+社区点位+生态绿道”四级空间网络,搭配“周周有新赛、天天有乐趣”的创意赛事体系,让运动无缝嵌入生活。
新洲河不再是单纯景观带,而是“水上运动赛场”,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居民驾驭皮划艇顺流而下,在水波间感受速度与平衡,两岸绿植成天然观众席;河套园区写字楼户外楼梯化身“垂直赛道”,竞速攀登挑战赛火热开赛,选手拾级而上,在钢筋水泥间点燃运动激情。
社区公园更藏着不少运动惊喜:健身路径旁设趣味障碍赛关卡,饭后散步可变体能挑战;草坪定期举办亲子飞盘、草地滚球活动;专业场馆开放、校园场地错时共享,篮球、游泳等运动随时可约。
无需刻意规划,居民走出家门就能解锁多元健身方式。数据显示,全场景运动模式推行后,社区日均运动参与人次提升23%,真正实现“运动不设限,健康在身边”,让健身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习惯。

文娱赛事联动 激活辖区消费活力
社区运动会期间,围绕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福保街道还精心策划了新洲河“琵鹭节”、围村全运主题光影之旅等一系列高品质文娱活动,将特色活动与亲子趣味赛、羽毛球赛、攀登挑战赛等热门体育赛事深度搭配,同步以“看赛事、赏演出、游地标、享优惠”四大板块为核心,整合商圈、文旅、服务等全链条资源。
居民既能在赛场边为选手呐喊助威,感受体育竞技的热血;也能漫步新洲河畔,在“琵鹭节”生态展演中亲近自然;夜幕降临,还能打卡围村全运主题露天电影活动,沉浸式感受文化魅力。逛完辖区人文地标后,凭赛事参与凭证,就能到石厦等商圈享受运动装备专属折扣、餐饮满减等实用福利,形成“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惊喜”的热闹消费态势。不少亲子家庭看完比赛后,带着孩子直奔商圈用餐、选购生活用品。
据统计,运动会期间,辖区运动类、餐饮类消费均实现显著增长,其中运动类消费环比提升30%以上。这种“文娱+赛事”的创新融合模式,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也为辖区消费市场注入了持续活力。


这场跨越月余的社区运动会,解锁了全民健康与城市活力的双重精彩。从运动地图的精准匹配到全场景空间的无缝融入,从赛事狂欢到文娱消费的深度联动,3万余居民的热情参与,让运动成为社区联结的纽带、生活品质的注脚。收官不是终点,而是常态化健康生活的新起点——升级后的健身阵地持续开放,“运动合伙人”仍在传递热爱,商圈文旅福利不断延续。
未来,福保街道将继续以体育运动为支点,撬动民生服务优化、空间资源利用与消费活力释放的深度融合,让全民运动的热潮永不落幕,让健康与欢乐持续扎根城区肌理。
从打造“家门口的运动生活圈”到构建“高品质的美好生活中心”,福田区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身边大大小小的事,把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便利,以实实在在的民生服务,让民生幸福可感、可知、可及。
编辑 张克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张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