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海嘉定工业区(深圳)产业招商会在深圳举办。
本次活动以“沪链粤企 嘉创未来”为主题,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低空经济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汇聚粤港澳大湾区80余家高科技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不仅搭建起长三角与大湾区产业协同的坚实桥梁,更以政策红利释放、创新模式落地、跨区域资源整合等多重亮点,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作为上海市首批市级工业园区,拥有33年发展历程的嘉定工业区,是长三角经济圈重要节点、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已吸引40个国家和2700多家企业落户,培育出联影医疗、禾赛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
此次招商会由上海市嘉定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嘉定工业区管委会指导,嘉定工业区绿色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主办,多家行业协会支持协办,彰显了其对接大湾区创新资源的战略决心。
会上,嘉定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顾青与广东省智能装备制造协会执行会长王宏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广东省智能装备制造协会——上海·嘉定产业创新协同中心”同步揭牌。
这一机制创新将推动两地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资源,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为跨区域技术攻关、项目对接搭建常态化平台,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标杆。


政策赋能成为核心吸引力。上海市嘉定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顾清峰、嘉定工业区经发办主任顾丹丹分别推介了当地产业生态与营商环境,详解研发创新、金融支撑、人才保障等方面的专项政策,凸显“全链条服务、全周期保障”的优势,为深圳企业布局长三角提供清晰指引。
已落户嘉定的深圳联合金融控股、上海欣锐电控等企业代表分享了发展经验,印证了嘉定政策红利与产业生态的叠加效应。

创新理念碰撞成为一大亮点。粤港澳大湾区商业联合会总会主席朱新兰提出“RWA(真实世界资产数字化)赋能双湾协同”创新构想,计划在嘉定打造RWA产业创新基地,助力深圳科技企业实现资产数字化,降低跨区域融资成本,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产业的跨区域协同提供全新路径。
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会首席专家李勇、大国智谷董事长马立明等分别围绕数字服务体系、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建言,为两地产业协同注入智力支持。
深圳产业界对合作充满期待。广东省智能装备制造协会执行会长王宏伟、深圳市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会常务会长喻波均表示,嘉定的高端制造基础与深圳的创新活力、市场灵敏度高度互补,在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的联动将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为深圳产业链延伸、技术转化提供广阔空间。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万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