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25年是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决胜之年,也是迈向“五年显著变化”的关键之年。作为深圳市唯一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的行政区,福田区持续以“头号力度”攻坚“头号工程”,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赛龙夺锦,奋勇争先。聚焦城区、街社、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三大目标”,福田区南园街道深化“工”字型街区建设、率先构建全域友好生态圈,打造全国二手商品(消费电子)流通第一街......南园街道以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行动,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为“百千万工程”贡献“南园智慧”与“南园力量”。
近年来,南园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持续深化民意速办工作机制,创新构建代表委员履职机制,将代表委员履职工作融入“百千万工程”服务大局中,推动民意速办工作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转变。同时,积极探索AI科技赋能基层治理,依托“民意智办”助力“民意速办”提质增效。

据统计,今年以来,南园街道累计接收民意速办工单5311件,“10-30-24”工作机制落实率100%。通过“日研判、周调度、月评议”机制,街道实现对重点工单提级办理、风险预警前移、疑难问题合力攻坚,推动民生诉求“真办结、真满意”。
“民意速办+代表委员履职”,探索多元共治新模式
南园街道积极探索“民意速办+代表委员履职”机制,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调研、协调职能深度嵌入民意速办体系,形成“居民出题、代表出策、部门解题、群众评分”的闭环治理模式。在滨河社区上步码头无名路改造项目中,代表委员通过现场调研、每周跟踪、联合验收等方式全程参与,推动完成该片区2273.7平方米路面铺设和6套太阳能路灯安装,惠及近2000名居民,也让这个案例登上了央视《民声促民生》栏目,成为“民声驱动治理”的鲜活样本。

此外,在华发南路非机动车停放难题中,代表委员依托“每月一评”机制,联合居民、部门共商共议,推动车道优化与停车区拓展,实现“人车分离、停放有序”,诉求量显著下降。

AI科技赋能,民意速办提质增效
在南园街道的“民意速办”中心内,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终端接办居民诉求。当收到一条关于物业纠纷诉求工单时,AI助手迅速标注核心诉求,并提出处置参考信息。这一幕,正是南园街道“AI赋能”基层治理新模式的日常缩影。2025年以来,南园街道锚定“科技赋能治理”目标,在福田区率先完善基于国产大模型的民意速办全流程AI辅助矩阵,推动民意响应从“办结”向“办优”跃升。

据悉,该工具最快可在30秒内智能抓取核心诉求,并依据法理和先期学习训练成果,生成处置参考信息,还可通过交互界面进行优化,提升接办员初步处置的质量和规范化水平。同时,AI工具还具备文本校验与情感检测功能,10秒内可对人工提交的处置情况完成文本校对,标点符号识别修正率达100%,错别字、病句修正率达95%。自5月上线以来,已辅助审核约2000件工单,审核效率大幅提升,有效提升答复内容的质量与温度。
南园街道以“民意速办”为抓手,将民生“小事”作为治理“大事”,通过机制创新与科技赋能,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从一条路的变迁到一个片区的硬件提升,从代表委员的嵌入式履职到AI工具的智能化辅助,正是南园街道持续推进“民意速办”改革、深度融入“百千万工程”大局的生动缩影。
未来,南园街道将继续深化“民意速办”机制创新,持续拓展代表委员履职的广度与深度,迭代优化AI科技赋能治理的效能与精度,始终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多元协同为支撑、以科技革新为动力,不断破解基层治理堵点难点、提升服务群众质效,为服务“百千万工程”大局注入更多南园智慧,书写“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基层实践新篇章。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郑蔚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