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

深圳普法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06-07 09:45
摘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和深圳市“八五”普法规划,提升普法工作质效,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照《关于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广东省国家机关落实普法责任制考核评估指标》等要求,认真开展了“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情况自查自评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和深圳市“八五”普法规划,提升普法工作质效,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照《关于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广东省国家机关落实普法责任制考核评估指标》等要求,认真开展了“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情况自查自评工作。

一、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健全普法机制体制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加强宪法和卫生健康法律法规宣传,委主要负责人带头遵守宪法法律,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模范践行。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日常行政执法工作,明确普法目标任务及各项工作安排,配备普法专项经费和工作人员,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系统蔚然成风。

二、切实发挥“头雁”效应,持续推进内部学法用法

(一)做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一是落实中心组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以党组会议题形式开展“双月学法”,制定年度学法安排,由业务处室负责人领学医师法、信访工作条例、特区医疗条例等与业务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加强内部法治培训工作,每年均开展不少于两次法治专题学习培训,举办了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和特区卫生健康法规专题培训。组织全体公务员完成线上学法考试,按要求参加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活动,组织相关人员旁听涉及本单位的行政诉讼案件庭审。

(二)强化执法队伍能力建设。一是将行政处罚法纳入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必修内容,使行政执法人员全面理解和准确掌握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行政处罚职能。二是持续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岗前、在岗培训,按要求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广东省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系统线上培训和考试。三是组织开展“一月一案”卫生健康执法案例“回头看”“反复看”,每季度开展法律知识水平测试,将行政处罚流程、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等作为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水平测试考核内容,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综合能力。

三、创新特色普法形式,持续推进普法提质增效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一是举办宪法专项普法活动。通过设立法律知识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趣味有奖答题等形式,向市民发放宪法、民法典普法宣传册及普法宣传品,普及宪法、民法典和卫生健康法律知识。二是开展“宪法进校园”宣传活动。结合打击黑医美的“美貌护航”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在深圳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高校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将宪法、卫生健康法律知识融入游戏环节释法、普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升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二)突出卫生健康法律法规宣贯。一是做好新修订特区医疗条例政策解读。组织医疗条例培训、“送法进医院”系列宣传活动,在央视新闻“1+1”、深圳卫视《第一现场》等开展专题宣传,就“生前预嘱首次入法”“创设专科护士制度”等条例创新规定内容进行解读和普及。二是推进无烟深圳建设。持续开展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学校、无烟医疗机构建设,全市建成各级各类无烟党政机关1056家、无烟学校2851家、无烟医疗卫生机构543家,15岁及以上成人吸烟率降至19.1%,提前实现了健康中国行动控烟行动2030年目标。举办深圳市专项控烟执法周及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持续组织开展控烟执法普法“车轮战”。上线启用“别抽啦”控烟管理小程序,初步建立“公众投诉—志愿者督查—场所整改”的控烟闭环管理模式。三是开展卫生健康地方标准宣传。组织卫生健康行业标准化培训,将《全科医师专业技术能力评价指南》《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护理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纳入医疗卫生人员法治继续教育课程。梳理已完成发布卫生健康地方标准清单,督促各有关单位结合工作积极推广实施,做好深圳标准重大政策、重大成果和典型案例宣传报道。

(三)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一是广泛开展法治全员培训。每年围绕新出台的卫生健康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上线10门法治培训课程,将培训学习情况纳入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制考核,全市医疗卫生人员累计超过78万人次完成学习。二是推出“医案·说法”系列普法活动。持续举办季度普法活动“医案·说法”,通过探讨有争议性的医疗卫生典型案例,普及卫生健康法律法规、引导规范从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至今已举办23期普法活动。三是加强“以案释法”。每季度通过官网向社会公开典型执法案例,并按要求报送至市普法办,2023年入选省普法和依法治理典型案例3宗。四是强化医疗卫生机构法治建设。依托公立医院成立首批四家卫生健康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针对依法执业、医疗质量管理等核心制度开展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法治宣传教育项目,构建“需求—研判—反馈—供给”普法服务新模式,全力打通医疗卫生机构普法“最后一米”。五是打造新型卫生监督实训基地。遴选首批5家卫监所、公卫中心建设市级卫生监督实训基地,构建兼具监督员执法实训、各类辅助工作人员培训、管理相对人教育、市民大众普法科普“四大功能”的市、区、街道联动一体化新型实训基地体系。

(四)宣传载体不断拓展。

1.积极探索新媒体创作。构建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多元化宣传阵地,做好卫生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民生实事等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深圳卫生健康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官微“深小卫”持续发布政策措施、行业新闻、医学科普,是全国政务新媒体中的“千万级大号”。精心打造的融媒体精品《闪闪的儿科医生》在B站视频总播放量超2亿,获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以及“优秀网络视听作品”荣誉。

2.推进执法普法品牌建设。一是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紧贴监管难点、痛点,分专业、分主题按计划逐一攻克问题,开展医疗服务“医安”系列、公共卫生“健安”系列专项行动,树立两大卫生监督执法品牌,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二是扩展建设医疗机构“透明执业”工程。扩大电子公示前端设备在医疗机构现场的覆盖范围,新增“深圳医美查”便民查询服务,向市民提供全市医美机构及其医护人员资质信息、依法执业信息查询渠道。三是运用好执法普法栏目。《卫监直击》执法普法栏目开播至今9年累计拍摄播出352期,直播卫生监督执法现场,发布市民关心的重大案件查处情况,定期公布游泳场所水质抽检结果、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情况等,达到在执法监督中融入普法的良好效果。

编辑 詹珊珊 审读 柳春晓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