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释放新能量 为城市建设者搭建休憇港湾
读特记者 杜婷 通讯员 李森
2020-05-22 22:48

改善建筑劳务人员的生存环境,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课题。作为深圳政府工程的大管家,自 2019 年起,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大力开展项目临时党支部建设,着力打造"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党建品牌。5 月 22 日,记者从市建筑工务署获悉,依托市新华医院等项目群成立的市建筑工务署工程管理中心第四临时党支部就提供了一个党建引领、服务工友的样本。

安全是建筑劳务人员的生命基石

为了给工友们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市工务署工程管理中心第四党支部将"党建 + 安全"纳入常态化建设范畴,做深做实安全工作,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项目安全生产。

为认真倾听一线劳务人员的心声,党员与现场一线劳务人员进行交流,积极了解劳务人员的生活及工作状况,及时记录工友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工作计划安排等内容的反馈,研究解决办法。

同时,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现场的安全文明情况进行评分,对项目存在的隐患问题及时排查、限时整改,并进行复查。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交底会等,创新安全工作教育方式,普及安全文明知识,进一步强化劳务人员的安全文明施工意识。

驿站是建筑劳务人员暂时歇脚的港湾

建筑劳务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而一般的工地休息处多在室外,无论纳凉、休息还是服务功能都相对欠缺。完善劳务人员喝水、短暂休息的保障措施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让工友享受到更贴心的服务,第四临时党支部联合龙华区总工会,以党员服务助推现场生产,将工会关怀融入施工一线,共同打造党员 U 站、筑友驿站。

▲党员 U 站

党员 U 站、筑友驿站配备共享储物柜、自动售卖机、手机充电插口、休息桌椅、应急医药箱、微波炉、冰箱、电视、空调等设备,重点解决劳务人员在工地现场饮水、就餐、休息、手机充电等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党员志愿服务,让工友在工作之余得到更温馨、安全、便捷、舒适的体验,真正感受到项目党支部的关怀与工会的温暖。

2020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第四临时党支部将在工友村的基础上,打造新时代小康村,村内设置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中心、餐厅、超市等,满足工友日常生活需求。目前,项目工友村前期设计规划已基本完成,正处于用地申报阶段。

文化是连接建筑劳务人员与城市发展的纽带

新一代建筑劳务人员有比前辈更旺盛的精神需求。时代的飞速发展也让建筑行业更重视提升产业劳务人员的文化素养。第四临时党支部积极引入科技手段,为工友提供文化服务,多形式开展文化活动。

▲党建科技馆效果图

融合 5G、VR、AI、"云"平台、激光投影等技术,第四临时党支部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党建科技馆。场馆采用"微"展馆形式,拟划分为"红色基地""红色影院""虚拟党建馆""庄严时刻"等主题区域。建成后,馆内将实现 5G 全覆盖,工友可随时收看优质学习资源,无缓冲卡顿之忧,后续将扩大 5G 覆盖面,让全项目人员共享便捷的学习环境。

今年 4 月,第四临时党支部还举办了"新华医院首届摄影大赛",并对优秀作品进行展览,留住工地最美瞬间。

建筑劳务人员心暖建筑才会有温度

逢年过节、高温酷暑,第四临时党支部都会为工友送上"例牌"关心,暖心之举已成为工地上的"常规操作"。

▲夏季为一线劳务人员送去解暑茶饮

除此之外,隶属于市建筑工务署工程管理中心第七临时党支部的"深大之家"则是另一个以人为本、服务工友的样本。它不仅是党建之家,更是一个"真正让大家用起来了"的工友之家。

"深大之家"位于深圳大学西丽校区(二期)项目场地内,通过设置理发室、活动室、医务室,组织捐赠图书,开设定制化的学习课程等多种形式,为工友提供生活与文化服务。

每个月固定日子,有理发手艺的建筑劳务人员就"变身"理发师,为其他工友提供理发服务。每当日暮时分,"深大之家"就显得愈发热闹。工友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会来这里开启新一轮的学习。第七临时党支部为工友开设了多种课程和培训,最近开展的机械专项培训,从今年 4 月至今,已进行了 4 期,期期人数爆满,很受工友欢迎。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冯进容

(作者:读特记者 杜婷 通讯员 李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