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戴南泉7年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200多宗
​读特记者 陈敏
2019-07-14 08:06

“走,上‘老戴’那评评理去。”

在盐田区海山街道,不少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烦心事都喜欢找“老戴”。居民口中反复提到的“老戴”,是老戴调解工作室负责人——人民调解员戴南泉。记者了解到,这是盐田区首家以调解员姓氏命名的调解工作室。

挖掘“明星调解员”、成立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这是海山街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生动实践,助力“枫桥经验”在海山发扬光大。相关数据显示,目前街道各类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8%,给居民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老党员发挥余热解邻里疙瘩

在海山街道综治中心,“老戴调解工作室”的吊牌醒目地悬挂在墙上。记者走进室内,一位儒雅清瘦的老者正忙碌地接待着来访的居民。这位老者正是深圳市“十佳调解员”、海山街道司法所人民调解员戴南泉。

戴南泉1974年入党,是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2008年,他开始从事社区调解工作。2012年,戴南泉应聘到街道担任人民调解员。

戴南泉今年64岁,对大多数人而言,已经到了享清福的年纪,但他没让自己“闲”下来。自2014年3月起,戴南泉就被街道返聘回司法所,继续干起“老本行”。对此,他笑着回应:“调解是我个人一种兴趣爱好。再者,这份工作是在做好事、做善事。可以发挥余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居民排忧解难,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戴南泉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自担任人民调解员以来,他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00多宗,其中独当一面组织调解的有560多宗。所调解的案例,大到数千万元的经济纠纷及群体性事件,小到几元钱的意气之争,无一民转刑,调解的案件涉及金额累计2.5亿余元。调解案件成功率达98%、群众满意度达100%。戴南泉本人也因此多次荣获市级、区级“十佳调解员”称号,去年还作为盐田区代表参加“全国调解先进个人”评选。

悉心耐心化解矛盾纠纷

无论接手的案件有多么棘手,调解难度有多大,戴南泉和同事总能凭借专业法律知识、娴熟调解技巧和出色协调能力,让双方当事人心平气和地接受调解,使一桩桩疑难纠纷案件迎刃而解。

今年4月3日凌晨,一名男子在辖区某酒店不幸坠楼身亡。事发后,男子家属和酒店方就赔偿事宜始终未能达成一致,导致矛盾升级。当时正值清明小长假,戴南泉和同事陈梅香二人放弃休息,随即组织当事双方进行座谈调解。

一开始,由于双方提出的赔偿金额差距过大,且各不退让,调解一度陷入僵局。见此情形,戴南泉和陈梅香决定将双方分开,分头做工作。一方面安抚男子家属情绪,对其失去亲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在建立信任基础上,要求家属适当让步,在合法合理范围内提出索赔要求;另一方面与酒店方沟通,希望其设身处地从家属立场出发,从人文关怀角度适当提高赔偿金额。

经过一次次悉心劝说和耐心调解,最终双方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至此,老戴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一起意外死亡赔偿纠纷,保障了当事人合法利益,同时避免了事件进一步扩大。

有摩擦最先想到找调解员

熟悉海山的人都知道,辖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交错分布,又是盐田区委区政府所在地,信访维稳工作压力大。如今,这里建立起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协会、调解小组等各类调解机构45个,以戴南泉为代表的112名专兼职人民调解员行走在基层调解一线,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在海山,平时邻里之间发生小摩擦、夫妻之间闹矛盾等等,居民们最先想到的按就是找人民调解员。相关数据显示,目前街道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8%,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下一步,海山街道将依托 “1+6+3”模式(1个人民调解工作室,6个设在居委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3名调解骨干为中心),结合辖区平安易站带动海山人民调解员队伍培育,进一步推动 “以老带新、以熟带生、新老结合”人民调解员队伍传帮带。

编辑i 刘彦


(作者:​读特记者 陈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