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
第三届全球湾区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在深圳前海举办
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办、香港教育大学应用政策研究及教育未来学院、岭南大学潘苏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所、澳门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中国知网协办。
会议由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符正平教授主持,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何俊志,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50余人
就全球湾区“城市群发展与区域创新”
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何俊志院长在致辞中指出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四周年。四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展现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蓬勃生机。来自世界各地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总结全球湾区城市群建设和区域创新的经验,将有力促进本地区乃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发展。希望通过持续举办“全球湾区发展国际学术会议”搭建湾区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全球不同湾区的经验交流对话平台、讲好粤港澳大湾区故事的学术传播平台,深化湾区发展相关的学术创新研究,进一步推动湾区研究的全球学术共同体建设。
王锦侠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
放眼全球,城市群已成为支撑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发展的核心区域和增长极。本次论坛以“城市群发展与区域创新”为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和研讨,将对粤港澳大湾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打造“一点两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智库发展是大国崛起复兴的重要标志和鲜明特征,发展中国特色智库、建设港澳研究基地是推进前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前海管理局致力于推进国际高端智库集聚区建设,将为包括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深圳)在内的各类智库提升战略研究水平、提高决策影响力和成果传播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此次论坛共分为四场
围绕“城市群发展与区域创新”主题
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众多前沿研究与实践经验
01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与创新集群
第一场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的专家学者分享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与创新集群的研究与实践经验。
▪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沈体雁教授作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全球超大规模创新集群”的报告;
▪ 香港教育大学协理副校长、应用政策研究及教育未来学院执行院长周文港博士作了“香港发挥国际教育枢纽核心城市的角色与策略,兼论粤港澳教育合作策略”的报告;
▪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叶林教授作了“大湾区发展中的城市间协同:以广深为例”的报告。
02
区域产业创新
第二场来自国外内各地城市群的专家学者聚焦区域产业创新的研究前沿与实践经验。
▪ 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丸川知雄教授作了关于“全球液晶产业的发展”的报告;
▪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郑江淮教授作了关于“长三角城市技术邻近性与创新集群发展”的报告;
▪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侯剑华教授作了关于“广佛城市同城化与区域创新”的报告。
03
城市群与跨区域合作
第三场则关注城市群及跨区域合作的专家学者就城市群与跨区域合作分享了前沿研究与实践经验。
▪ 鲁汶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所长本·德鲁德教授分享了“中国城市群中的“嗡鸣与管道”动态:城市间协作联系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的研究;
▪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孟天广教授分享了“大湾区数字政府建设与区域协同治理创新”;
▪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符正平教授分享了“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思考”。
04
城市群治理
第四场就城市群治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了前沿研究与实践经验。
▪ 美国注册规划师协会,纽约区域规划协会主任莫林·梅塔作了“纽约大都市区的有效治理”的报告;
▪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伍美琴教授作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环境正义与生态文明”的报告;
▪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院胡伟星教授作了“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制度创新问题”的报告。
据悉,8月27日
各位专家学者还将
在深圳前海、河套进行实地考察
首届全球湾区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区域合作与与创新驱动发展”于2021年10月23日在广州举办,第二届“全球湾区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区域合作与制度创新”于2022年11月5日在中山大学举办。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
拟将全球湾区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打造成为持续性的品牌性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未来将汇聚更多专家学者
参与“全球湾区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共同推动湾区研究的全球学术共同体建设
来源: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深圳)、
制度创新处、蛇口消息报
记者:何蔚
校审:吴猛
编辑:曾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