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豪车,先算税:90万元门槛如何影响你的购车预算?

读特客户端 钟诗婷 综合
07-18 12:29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同时,它也为自主品牌和二线豪华品牌向上突破创造了新的窗口期——当传统巨头的百万级产品因税收而变得更加昂贵时,定位在70-90万区间的优秀国产高端车型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7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将此前政策中的超豪华小汽车征收范围调整为“每辆零售价格90万元(不含增值税)及以上的各种动力类型(含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动力类型)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超豪华小汽车进口环节消费税的征收范围相应调整。《公告》自2025年7月20日起执行。

一道90万元的“新红线”就此划定,豪华车市场的格局重塑已然拉开序幕。

从130万到90万:被重新定义的“奢侈”门槛

回溯至2016年,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首次为“超豪华小汽车”划定界限,将零售价130万元(不含税)以上的车型纳入加征10%零售环节消费税的范围。在当时,这主要影响的是法拉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等金字塔顶端的超跑和顶级奢华品牌。

新政的核心,便是将这道门槛断然下调至90万元。按照13%的增值税率计算,旧政策的含税价格门槛约为146.9万元,而新政下的含税价格门槛则降至约101.7万元。这意味着,征税范围从过去遥不可及的“超跑圈”,一举下沉至主流豪华品牌的高端车型阵营。

过去,保时捷的Cayenne、Panamera,奔驰的S级,宝马的7系,奥迪的A8等车型的中高配版本,尚能在“奢侈线”附近游刃有余。但从7月20日起,它们的大部分高配车型,连同路虎卫士、揽胜运动版等热门车型,都将被这张税网精准捕获。

这道90万元的“红线”,实质上是对“百万级豪车”概念的重新定义,其政策意图清晰明确:引导理性消费,调节收入分配,让税收的杠杆作用更有效地触达高端消费领域。

无差别覆盖:电动豪车的“免税”时代宣告终结

如果说价格门槛的下调是广度的延伸,那么征收范围的全面覆盖则是深度的填补。新公告明确指出,征收对象为“各种动力类型(含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动力类型)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这一条款的加入,寓意着高端新能源汽车“税收洼地”时代的终结。

在过去的政策框架下,消费税主要与燃油车的排量挂钩,电动汽车因其无“气缸容量”的特性,在生产和进口环节享有天然的税收优势。这使得诸如保时捷Taycan、奔驰EQS、宝马i7等高端电动车型,在与同级别燃油车的竞争中,拥有了一张隐形的“价格牌”。然而,新政明确将所有动力形式一视同仁,标志着政策导向的重大转变: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并不等同于对附着其上的奢侈消费的无限宽容。

当技术路线不再是税收豁免的理由,消费的本质被还原。无论是燃油、纯电还是燃料电池,只要其价值跨过了90万元的门槛,便被认定为具备“超豪华”属性,理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调节功能。

这一举措对蓬勃发展的高端电动车市场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些原本计划通过电动化路线冲击高端市场的品牌,将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定价策略和成本结构。同时,这也为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国家鼓励的是绿色技术普及,而非高价电动玩具的无序扩张。

精细化调节:税制设计的专业与审慎

尽管新政的基调是收紧与扩大,但其细则中依然体现了高度的专业性和审慎考量,避免了“一刀切”的粗放管理。

针对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公告特别指出“仅在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这与传统燃油车在生产(进口)环节按排量征税、零售环节再对超豪华部分加征的双重税收结构形成了对比。这一差异化处理,承认了新能源车与生俱来的技术特性(无排量),在统一奢侈品消费调节目标的同时,保留了其在生产端的部分税收优势,体现了税制设计的科学与精准。

公告明确“对纳税人销售二手超豪华小汽车,不征收消费税”,并对二手车进行了清晰界定。消费税的本质是对初次消费行为的征税,豁免二手车交易,既符合国际税法惯例,也避免了重复征税对市场流通的抑制。这一规定为价值不菲的高端二手车市场注入了确定性,保护了资产的保值率,有助于形成一个健康、活跃的二次流转生态。

此外,政策重申了零售环节销售额的计算口径,即“包括以精品、配饰和服务等名义收取的价款”。这是对市场乱象的有力回击,旨在封堵过去部分经销商通过拆分车价与“加价包”来规避税收的漏洞,确保了税收政策的严肃性和执行力。

市场格局的重塑与战略博弈

政策一出,市场反响立竿见影,一场涉及多方的博弈与调整已经开始。

对于消费者而言,长期来看,消费者的决策将更趋谨慎,部分价格敏感的客户或将转向90万元以内的车型。

对于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战略调整迫在眉睫。最普遍的策略将是“卡线定价”,即推出更多官方指导价精准控制在101.7万元含税价以下的车型版本,使得90万-100万元价格区间的产品密度空前增加。而对于那些无法避开税线的车型,厂商将面临艰难抉择:是自行吸收部分税负以维持价格竞争力,还是将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考验其品牌溢价和客户忠诚度。

长远来看,这项新政将深刻重塑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生态。它将倒逼厂商更加精细化地进行产品规划和成本控制,过去依赖高价、高配、高利润的粗放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同时,它也为自主品牌和二线豪华品牌向上突破创造了新的窗口期——当传统巨头的百万级产品因税收而变得更加昂贵时,定位在70万-90万区间的优秀国产高端车型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金融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转载请标注来源读特客户端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彭健

(作者:读特客户端 钟诗婷 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