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新制药近期连遭利空:因虚列学术推广费被财政部处罚,又因涉嫌年报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自2021年以来,南新制药净利润已连续亏损四年,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继续亏损。受重组等利好预期,今年7月南新制药一度飙升翻倍,随后大幅回落,目前股价较年内高点已腰斩。不过,该股今年至今仍大涨逾四成。
日前,财政部公布对南新制药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出公司旗下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2023年12月通过冒名签收的出货单虚增营业收入2400多万元,并存在以虚假事项列支学术推广费3700万元的违规行为。
财政部检查组发现公司存在不同地区或相同地区不同时间点推广活动照片一致、登记参会人员姓名相同但签字笔迹差异较大等情况。经查,广州南新制药以虚假事项列支学术推广费高达3700万元。
针对上述违规行为,财政部对南新制药处以10万元的罚款。公司单位负责人张世喜也因对上述问题负有责任,被处以5万元罚款。
除了被财政部处罚,公司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10月1日,南新制药发布公告称,因涉嫌年报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记者注意到,今年4月底,南新制药曾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定期报告更正的公告。公司自查发现,2023年12月底销售的部分产品在2023年确认收入的条件不充分,应计入2024 年收入,调减2023年收入2453.97万元,占2023年营业收入的3.4%。因此,南新制药对上述会计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
观察南新制药2023年年报,在更正之前公司盈利375.15万元,更新调整后则变为亏损1086.87万元。目前,尚未得知公司被立案是否与上述更正有关。
这并非公司首次因财报问题被监管盯上。2023年4月,湖南证监局就对南新制药下发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决定书称,南新制药被查明在2021年1月1日至3月26日期间发生销售退回6664.17万元(含税),应调减2020年收入5897.50万元,占2020年营业收入的5.42%。上述事项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进行追溯调整,但南新制药未作调整。
对此,湖南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同时,对时任董事长杨文逊、总经理张世喜、财务总监李亮出具警示函。
最近几年,南新制药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44亿元、6.99亿元、7.2亿元、2.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62亿元、0.79亿元、0.11亿元、3.57亿元。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继续亏损0.69亿元。
由于业绩不佳,南新制药此前曾筹划并购重组,但最终失败。今年8月27日,南新制药公告称,拟以现金不超过4.8亿元收购未来医药持有的标的资产组,包括已上市品种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I、II)和在研品种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III)等。然而仅过了一个多月,9月30日,公司宣布,因为交易双方无法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该并购告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