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台+医企协同!这场会议共探数智时代创新转化新路径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08-13 12:2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由市卫生健康委发起,市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办公室、市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链党委联合主办,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宝安区卫生健康局承办,深圳市深湾医疗器械转化研究院等单位协办的第九场“医企向未来”医企创新培育计划——口腔医学专科协同创新转化对接会在深圳宝安区落幕。活动聚焦口腔医学专科领域“需求-技术-价值-落地”的闭环发展,深度探寻协同创新路径,着力破解行业困点、堵点,为产业创新注入新活力。

政府搭台 激活口腔创新生态

本次专场继续秉持“政府搭台、医企协同、资源赋能、成果落地”的核心理念,旨在疏通口腔医学创新转化的关键堵点。

主题分享环节亮点纷呈,紧扣当下口腔医学数字化、智能化、材料学升级的热点趋势。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主任、口腔修复学教授孙玉春带来《数字口腔,智能引航——数智仿生口腔修复》的分享。他的分享立足口腔医学数字化浪潮,系统阐述了数智仿生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前沿进展与应用前景,深入解析了数字化制造平台在精准修复中的核心作用,并结合具体案例展示了数智技术如何实现口腔修复从“适配”到“仿生”的跨越,为口腔修复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专业见解与前瞻性视野引发了在场嘉宾的强烈共鸣。

深圳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医学部口腔医学院副院长、深圳大学总医院口腔科主任邓永强教授结合30余年临床与教学积淀,分享了《口腔科学成果转化经验》。他深入剖析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临床转化的关键节点与可行路径,为医企协同转化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南。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坪山)副院长江山教授聚焦《新型生物材料在根面龋干预中的应用探索》,详细介绍了创新生物材料在防治根面龋这一常见难题中的突破性应用及显著临床效果,展现了材料创新对提升诊疗水平的强大推力。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深圳市龙岗区口腔医疗中心教授、口腔医学学科带头人李全利教授则以《口腔生物陶瓷的研发》为题,系统介绍了在仿生矿化、钛表面改性等领域的研发进展,为高性能口腔生物材料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企业创新技术分享环节同样精彩,展现了深圳口腔医疗科技企业的硬核实力与创新活力。深圳市菲森科技、深圳市家鸿口腔、深圳摩方新材科技相关负责人的分享,展现了深圳口腔医疗科技企业的硬核实力与创新活力。

专家对话 疏通口腔医学创新转化瓶颈

“医企向未来—医湾汇圆桌”环节由深圳市深湾医疗器械转化研究院院长张化主持。宝安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芸、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孙玉春、深大医学部口腔医学院副院长邓永强、菲森科技范毅、家鸿口腔柳帅、摩方新材杨斐等嘉宾围绕“口腔数字化技术的临床转化瓶颈与突破路径”、“国产口腔高端材料的‘卡脖子’难题如何破局”两大主题展开深度对话。

嘉宾们提出,需以临床需求为牵引推动医工深度融合,通过政策支持、标准互认、产学研协同攻关提升中国口腔科技全球竞争力,构建“临床需求—企业落地—反馈迭代”的协同机制;针对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技术适配差异,可通过定制化培训和数据共享破解;对于国产材料,要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积累长期数据建立信任,借助政策先行先试和审批流程优化加速落地,同时企业、多部门需协同发力,形成创新生态,为口腔医学创新转化提供路径参考。

会场特设的口腔创新成果展区,汇聚了数字化技术、新型生物材料、智能诊疗设备等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医院、高校、企业通过展架与实物,生动展示了深圳口腔医学专科产业的蓬勃创新生态,为与会者提供了直观了解前沿技术、促进合作交流的高效平台。

(受访者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