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工匠精神!“匠耀湾区—宝安工匠专题展”开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通讯员 彭艳艳 崔诗华/文 宋璐/图
07-30 18: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展览将在宝安1990展至9月15日。

7月30日,“匠耀湾区——宝安工匠专题展”在宝安1990(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三楼启幕。宝安区相关领导、劳模工匠代表、家属及宝博小小讲解员等40余人共同见证这一制造业与文化深度融合的盛事。

展览通过沉浸式展陈与互动体验,生动诠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宝安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城”注入强劲文化动能。

致敬工匠精神的时代礼赞‌

在宝安这片创新热土上,匠心如炬,智造未来。作为深圳的工业脊梁,宝安自2019年开展首届工匠评选以来,已认定24名“宝安大工匠”和74名“宝安工匠”,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

这些工匠中,既有攻克核电激光焊接技术打破国外垄断的先锋,也有从“0”到“1”实现“宝安智造”全球突破的创新者。本展览汇聚历届宝安工匠的璀璨群像:从大国重器的技术攻坚者,到民生科技的默默耕耘人;从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者,到跨界融合的开拓先锋。这既是对工匠精神的深情礼赞,更是对时代创新的铿锵回应。

开展仪式结束后,与会者在博物馆专业讲解员引导下开启观展之旅。部分工匠代表亲临展览现场,向观众生动解说展品内涵及其背后的研发故事。

科技与人文交织的匠心叙事‌

展览聚焦于宝安工匠的卓越贡献,通过实物、影像与互动形式,展现宝安工匠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精湛技艺与创新精神。

展览分为匠政赋能、匠星璀璨、匠领未来三大单元,展示宝安工匠的评选历程、杰出代表及其荣誉,同时设置了工匠语录墙、愿景树、音影区等互动环节,让冰冷的工业技术始终保有文化的温度,让市民触摸到科技的温度,深入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共同见证宝安从“制造”迈向“智造”的传奇。

展览汇聚十余家企业展品,集中展现了宝安工匠在精密制造、新材料研发和智能装备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展品是兆威机电新一代仿生灵巧手ZWHAND,其涵盖17至20自由度,能轻松实现抓握、弯曲和摆动等精细动作,并具备小脑自学功能,可投入到工业自动化、物流、人形机器人和医疗等丰富的应用场景。该展品可动态呈现,让市民直观触摸到科技的温度,感受到匠心的力量。

代际传承的匠心接力‌

观展结束后,十组劳模工匠家庭参与了声控机器人DIY亲子体验。蔡影悦小朋友在组装机器人时感慨,“这是我第一次理解爸爸每天在车间‘较真’的意义。”活动通过家庭协作完成科技手工,让工匠精神在亲情互动中自然传承。

同时,主办方还将配套展览,面向青少年举办多场工匠主题类研学活动,让年轻一代在触摸科技脉搏中传承工匠精神,使工匠文化成为宝安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城的精神底色。‌

据悉,本展由宝安区总工会、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宝安区人力资源局指导,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宝安区工人(职工)服务中心、宝安区职业训练中心主办,宝安博物馆(筹)、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宝安区劳模工匠协会共同承办。

展览将在宝安1990展至9月15日,期间还将举办宝博研学夏令营、宝安企业职工子女夏令营等系列活动。接下来,主办方还将到劳务工博物馆及相关街道举办巡展,让更多市民感受工匠精神的时代魅力。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通讯员 彭艳艳 崔诗华/文 宋璐/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