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以科技驱动养老革新,助力居民畅享心安晚年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04-03 16:1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安街道将继续依托科技手段为居民创造智能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

当前,“银发经济”“智慧养老”成为高频热词,群众对养老生活也从满足“基本需求”向“品质升级”转变。新安街道常住总人口75.46万人,其中,60岁以上常住老人6.92万人、70岁以上户籍老人9420人,老龄化率为9.17%。

近年来,新安街道致力于宝安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和社区治理特色基地建设工作,在社会治理、民生福祉、物联感知等领域联合碧兴物联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基层智能化应用场景。

为了让老年人享受到更高质量、更有温度、更加心安的养老服务,新安街道率先引进580余台智慧养老毫米波雷达,依托雷达波检测老人跌倒场景,既做到不侵犯老人隐私,又可实现多场景跌倒动作的99%以上精准识别,做到7*24小时不间断守护老人,有效提高养老服务品质。

“小设备”担起守护老人“大任务”

新安街道引进的毫米波生物雷达跌倒监测以及生活起居守护算法和系统,是毫米波雷达在老人居家安全领域的创新应用,利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实时感知老年人发生的跌倒、晕阙等情况,一旦发生跌倒或呼救行为,即通过设备内置的通话模块立即发送告警信息,并自动拨打值班人员电话,确保老人摔倒后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据悉,该设备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技术超前、设备先进。设备采用的24发22收雷达芯片模组,实现了同时多向发射和接收信号,大大提升了其检测和识别目标的准确率;二是算法领先、识别精准。基于AI深度学习对卧室、客厅、洗手间等场景及扫地、拖地、俯身捡东西、淋雨、缓慢跌倒、扶墙缓慢跌倒等老人多种跌倒方式进行识别训练,实现了多场景跌倒动作的精准识别;三是及时通知、快速处置。设备内置的通话模块,检测到跌倒后立即拨打预先设置的紧急联系人电话,支持实时对讲及5个联系人号码逐级联系,确保跌倒告警得到高效回应,有效降低医疗和护理成本,减少老人因跌倒而导致的紧急救治和住院费用,增加老人的幸福感、安全感,是以人为本,关爱老人的暖心应用。

持续推动智慧服务“快”升级

在2023年广东省数字政府创新应用大赛中,毫米波雷达与广场舞定向音柱、消防物联感知系统、书记/主任信箱、小散工程巡检卫士等9个参赛项目,荣获大赛创新应用赛道“突出贡献奖”,新安街道成为唯一获奖的街道级单位。毫米波雷达也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家中有独居高龄老人的李女士表示,“有了这一老人居家看护小助手,可以实时掌握老人的异常状态,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未来,新安街道将继续依托科技手段为居民创造智能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加强与科技创新型企业合作,高标准布局建设“新安智慧城”,融合街道交通、消防、民生、基层治理等数据信息,搭建1个智慧新安平台+N个应用场景,建立“物联—视联—智联—互联”一网统管体系,实现管理、服务“一张图”“一盘棋”全景信息治理新模式,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民生服务、消防安全等基层治理领域中的难题,引进建设更多实用好用的智慧化设施,要推动服务智慧化转型,同时鼓励和支持智慧养老等新兴业态发展,继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闻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