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曾经是以农业为主的鱼米之乡,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如今正向着“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国际化湾区滨海城、高品质民生幸福城”迈进,但如今的宝安依然非常重视以科技推动农业发展。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永久基本农田达6334亩,区内耕地达10816亩。为更好地落实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11月12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组织召开宝安区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城区专题座谈会,邀请专家汇聚一堂,为宝安的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出谋划策。
▲航城街道永久基本农田种植的通心菜。
▲石岩塘头基地玉米种植。
结合产业优势
高科技赋能农业发展
2021年1月-9月,宝安区农业总产值为14918万元,同比上升25.3%。辖区共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4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9家,市级3家),“菜篮子”基地企业13家。其中鑫荣懋果业科技集团与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多家研究所建立技术合作,推动中国果业自主育种项目,目前已开发出近2万个新品种,并通过授权给全球优质种植企业进行种植,实现“中国品种,全球种植,全球销售”的产业格局。
宝安区结合产业优势,充分发挥科技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宝安农业科技产业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开展种源技术攻关;支持智慧农业装备制造,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新业态。
专家出谋划策
助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
《措施》出台后,宝安区迅速行动,召开座谈会进行详细解读,会上重点介绍了宝安区当前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的工作情况。参会代表们围绕高质量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积极建言献策。
专家和企业家代表纷纷表示,宝安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是珠三角发展脊梁的中心,海陆空轨立体交通网络发达,是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汇聚融合之地。随着《措施》出台实施,宝安凭借突出的区位优势、雄厚的科技基础和良好的扶持政策,将会吸引更多的高端农业人才、顶尖的农业科技企业落户,农业科技创新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宝安区的农业科技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重要论述,相关扶持政策必须围绕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着眼于未来农业科技制高点和新兴产业高地,着眼于强化国际引领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把握重点,集中突破生物育种、数字农业、绿色农业、食品产业等核心技术,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发展之路。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局长欧阳卫国在会上对专家和企业家们关心宝安农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表示感谢。他表示,将结合会上专家、企业家所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方案,尽快出台宝安区落实《措施》的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的运行机制,利用好宝安现有的基本农田和耕地等农业发展空间;大力引进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和团队,努力把宝安区打造成国际尖端农业人才聚集区域;努力培育一批跨国农业科技企业和高素质专家队伍。要充分认识、深刻把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主动积极抢抓重要机遇,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农业发展插上高科技的翅膀,以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城区作出更多贡献。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昌慧 审核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