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名运动员、13个比赛日、192场较量、13枚金牌……11月14日,第十五届全运会拳击比赛在宝安体育馆圆满落下帷幕。

作为宝安区独立承办的全运会竞赛项目,这场赛事既见证了中国顶尖拳手的攀登之路,也勾勒出拳击运动新老交替的清晰脉络:奥运冠军吴愉首度加冕全运会冠军,实现拳击生涯“大满贯”;手握“大满贯”的李倩在此挥别拳台,定格荣光时刻;陈姿伊、王小保、禹立赛、赵轩、叶金、朱健豪、韩雪振等一批新锐力量勇夺金牌;澳门拳手沙尔文参赛,生动诠释了“大湾区一家亲”……

除选手精彩表现之外,本次赛事亮点与城市特色深度交融:首金颁奖前,宝安松岗七星狮舞助兴,传统民俗与体育赛事相融;收官颁奖环节,深圳本土研发智能机器人担任礼仪递奖,尽显“科技之城”魅力。
“这座场馆,这座美丽的城市,确实是未来举办国际盛事的理想之地。”世界拳击联合会秘书长Michael E Mactee观赛后盛赞道。
赛场突破背后:刻苦+信念+团队+科学备战
竞技体育从无捷径,13枚金牌的背后,是运动员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多元合力的支撑。

河南队韩雪振作为国家拳击队男队队长,在86-92公斤级决赛中击败12年前全运会冠军孟繁龙,将铜牌换成金牌。“四年备战,每天天不亮进场训练,复盘分析对手后深夜离场,‘不见白天’的高强度训练终换圆梦时刻。”他感慨,拼搏不仅是对胜利的渴望,更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与团队荣誉的坚守。
陈姿伊在女子60公斤级决赛中,以3:2击败世锦赛铜牌得主杨成宇,后者在半决赛中曾战胜亚运会金牌、奥运会银牌得主杨文璐。陈姿伊的教练高振国透露,奇迹源于不服输的韧劲——训练中与其他级别选手对垒被打哭,仍坚持不下台继续练。
贵州选手吕平年少成名,却历经坎坷,本次比赛凭借四年艰辛备战终夺金牌,继张家茂之后为贵州拿下本届赛事第二枚拳击金牌,延续了邹市明以来贵州拳击的荣耀。“每一天的训练都让人精疲力竭,但从未想过放弃。”吕平说。

新疆队叶尔达吾列提・买依兰别克三战全运,前两次颗粒无收,此次连胜四位全国冠军夺冠,延续了新疆队连续八届全运会拳击夺金的传统。新疆队领队阿不都西库尔・米吉提表示,取胜既源于选手对金牌的坚定信念,也得益于古巴教练带来的技战术提升与积极训练态度的培养。
江苏选手许紫春历经十二年全运征程,终于摘得本届赛事首金。“教练团队精准的技战术分析与周密部署,让我能坚定执行战术,全程信任到底。”她特别感谢团队的持续支持。
拳台掀起青春风暴,小将纷纷“接棒”继续攀登
如果说老将的坚守诠释了体育精神的厚度,那么小将的崛起则注入了中国拳击的活力。本届赛事中,一批年轻选手崭露头角,从陪练逆袭为决赛对手、爆冷击败名将,用实力完成“接棒”,展现出可期的未来。

23岁的齐昕宇曾是奥运冠军吴愉备战巴黎奥运会时的陪练,短短一年便成长为全运会决赛对手,最终收获银牌。她坦言,“在国家队和吴愉姐一起训练生活,学到了自律和技战术细节,新老竞争才能共同进步,中国拳击才会更强。”
奥运冠军常园在半决赛击败小将刘云秀、决赛负于内蒙古选手赵轩后,对年轻选手的表现赞不绝口:“他们的技术性拼打型打法很契合现行规则,不是一味前冲也非纯技术流,而是拼打中融入技巧。”
女子70-75公斤级1/4决赛中,大满贯得主李倩负于黑龙江选手汪丽娜。李倩虽有遗憾,但坦言“能将接力棒交到年轻一代手中,对项目发展而言是好方向”,展现出老将的格局与担当。
四川选手王小保在男子75-80公斤级比赛中“爆冷”,1/4决赛击败世锦赛亚军、亚运会冠军托合塔尔别克・唐拉提汗,最终夺冠。他透露,从去年10月开始的一年多系统备战异常辛苦,此次突破让他“更有底气代表国家冲击国际赛场。”
温情藏在细节里,专业保障服务备受赞誉
如果说竞技场上的拼搏是赛事的“筋骨”,那么细致入微的保障服务就是赛事的“温度”。宝安从细节入手,用专业高效的保障体系,让参赛者、观赛者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也赢得了国际认可。
贵州拳击队专门向组委会发来感谢信,盛赞行政接待处工作人员“无论风雨昼夜,始终坚守岗位,用真诚笑容和专业服务扫除旅途疲惫,引导、咨询等需求都不厌其烦、有求必应”,称其“成为每天出入时最安心的风景”,为队伍全身心投入比赛提供了坚实后勤保障。
针对观众入场时的大量寄存需求,观众接待处推出无纸化便捷小程序:扫码获取寄存编码、粘贴至物品,领取时再次扫码即可快速取件,高效又省心。

此外,200名志愿者被统筹分配至综合协调、竞赛、场馆信息化等13个处室的39个服务岗位,协助开展运动员管理、赛前展示、场地维护、检录等关键工作,成为赛事顺畅运行的重要支撑。

已有23年历史的宝安体育馆,经焕新升级后惊艳亮相。Michael E Mactee坦言:“没想到这座场馆已有23年历史,焕新后堪称世界上最好的场馆之一。”他还提到,与多位国际技术官员交流后发现,大家对接待服务和后勤保障“赞不绝口”:“这是一套运转高效的体系,多元贴心的保障让所有人倍感舒心,也助力拳手发挥出最佳水平。”
赛事体验+文旅赋能,十五运会见证宝安城市魅力
一场成功的赛事,既是竞技水平的展示,也是举办城市综合实力的亮相。本届全运会拳击比赛,宝安以顶级赛事保障为基础,联动文旅资源,实现“以赛兴城、以旅促产”,让赛事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增量。
除了普遍点赞赛事保障外,酒店提供的宝安全域旅游地图也深受参赛运动员青睐,夺冠后的陈姿伊就计划逛逛深圳,感受欢乐港湾等景点的魅力。

以赛事为契机,宝安构建起“赛事引流-消费转化-文化传播-文旅带动”的闭环:开通“十五运会主题巴士”,串联全区文旅地标与赛事热点,实现“观赛+观光”无缝衔接;推出“湾区聚宝季”活动,设置“巨好看”“巨能玩”“巨划算”三大板块,既丰富市民游客体验,也向粤港澳大湾区发出城市邀请。通过整合景区、酒店、餐饮等业态,宝安让城区氛围持续升温,绘就出“文体旅商”深度融合的生动图景。

图源:宝安区城管局
这场赛事不仅是竞技的比拼,更是宝安城市能级的全面展示。从赛事保障到文旅联动,宝安用实际行动证明,大型体育赛事能成为城市发展的“催化剂”,让体育活力转化为持续的发展动力。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郑蔚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