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高地!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在全国风险普查应用交流会上分享经验
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赞 文/图
2023-03-29 18:27

近三年来,深圳从强化科技、共建共享、顶层设计等方面,深化打造普查成果应用落地,全面质检汇交了台风、暴雨、地震等6大灾种基础数据76万条,在“一省一市”试点评估区划成果基础上,完成了深圳版综合减灾能力、综合风险评估和区划等工作,评估精度由30弧秒提升为3弧秒,积极运用InSAR、Lidar技术开展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坚持“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将普查成果应用到防灾减灾和城市规划建设中,成功防御了19场台风,109场暴雨,无人员伤亡、无重大灾险情、保持城市平稳运行。

为加快普查成果的应用工作,充分挖掘普查成果蕴含的价值,3月28日,国普办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第三次成果应用交流会。记者从深圳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深圳市作为8个典型地级市之一,在现场作了成果应用经验交流。

会上,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金山作了题为《打造普查成果应用高地 护航“双区”高质量发展——深圳市深化普查成果应用 构建“大应急、大减灾”体系》的典型发言,分享了深圳市普查成果应用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据他介绍,深圳作为人口超过2000万人的超大型城市,面临台风、暴雨、森林火灾等多种自然灾害威胁。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对提升深圳市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创新之城,深圳在开展风险普查工作中,充分挖掘潜藏的数字治理优势。比如,深圳应急管理大数据库全面接入普查承灾体和灾害风险属性信息,汇聚22家成员单位,共计1486亿条数据,日新增超2.3亿条;结合普查数据分析,优化升级智慧三防、智慧森防等平台,智慧化赋能抢险队伍调度、物资装备管理、易涝积水点监测等工作。

杨金山表示,未来,深圳市将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需求,通过加强普查数据本地化应用、探索建立风险管控平台、建立大减灾体系等方式持续推动普查成果应用,让普查数据“活起来”。同时持续构建“强预警、强联动、强响应”的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以“深圳答卷”为“双区”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据悉,现场还同期展示了各单位风险普查工作亮点,设置了深圳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专栏,向全国推荐深圳市普查成果情况,获得各参会代表的肯定。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董晓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赞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