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倪嘉缵:在交叉学科领域自由跨越的“大家”
读特记者 李丽/文 丁庆林/图 数字影音工作室/视频
2017-12-13 07:42

 

11月,深圳大学如世外桃源般美丽的校园里,开始有了落英缤纷的韵味,清爽怡人,秋风恰好。

约了倪嘉缵院士上午9时半采访,在深大日冕广场南侧的实验楼S417见面。这是深大一栋比较老旧的实验楼,一楼堆满了各种实验设施,货运电梯里隐隐地能够闻到化学药品特有的味道。走廊稍显狭仄,两侧的办公室、实验室鳞次栉比。

9时整,记者走出4楼的电梯,在这个回字形迷宫一样的走廊里四下张望着门牌号。不想,抬头便与刚刚沿楼梯走上四楼的倪院士不期而遇。

倪嘉缵

在深大师生们眼中,倪院士代表了一个时代,德高望重,学术精湛,品行高洁。他的研究涉及核能燃料、稀土、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既是专家、也是“杂家”,还是诲人不倦、无私忘我的“大家”,他的精神激励着许许多多深大师生在科研项目以及人生发展中不断拼搏。于是,不知从何开始,为表达对倪院士的崇高敬意,师生们都尊称他为“先生”。

记者眼前的先生虽然已经86岁高龄,却神采奕奕,笑意盈盈。他掏出一大串钥匙,熟悉地找到其中一把,打开了办公室。眼前,几盆绿植、一张办公桌、一张会议台,余下的便是铺了一整面墙的书柜。

“从1994年南下算起,这间办公室陪了我20多年,明年就要搬到西丽校区了,还有点儿舍不得。” 倪先生眷恋地环视着办公室,而后,记者亦步亦趋,跟随先生,从嘉兴、上海一路行至长春、深圳,开始了一场人生的跨界之旅。

搞科研的人,知识面一定要宽

“除了东北菜、粤菜,我还会做上海菜。”1937年,倪先生5岁。日寇侵华,嘉兴即将沦陷,先生跟随父亲倪禹功,全家辗转定居上海。

在故乡嘉兴,倪禹功这个名字许多人耳熟能详,他是有名的国画家,也是位收藏家,著有《嘉秀近代画人搜铨》等专著。先生是长子,倪禹功给儿子取名“嘉缵”或许寄托了承袭、承继家业之期望,虽自小受传统文化熏陶,然而,包括倪嘉缵在内的兄妹五人都另辟蹊径选择了自然科学,作为终身职业。

“名字就是个符号,我也没有认真去查字典。那时,化工厂很流行,学化学更容易找到工作。”1949年,倪先生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

在大学期间,两位“顾老师”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顾翼东老师对我的影响非常深。他做学问和为人都非常好,每次给我们上课,只带三支粉笔,每堂课刚好写完。他的课都是全英语教学,可他的苏州话学生听不懂,有时会提醒他‘顾老师你还是讲英文吧。’”1980年,这对师生同时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每次开会,两人都住一个房间,年纪渐长的顾老师耳背,倪先生就成了他的贴身翻译。

“他的知识面非常广,理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都能讲授,正是从这时起,我觉得一个搞科研的人,知识面一定要宽,思维更要广。”在此后的科研生涯中,倪先生多次面对截然不同的科研任务,从头学起,积年累月不计回报的付出,成就了一个在交叉学科领域自由跨越的“杂家”。

“还有一位顾振军教授,当时,他刚从美国回来,是石油化工专家,主讲化学工程专业,他对石油工业重要性的生动介绍,深深启发了我。”1952年,20岁的倪先生从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毕业,“既然石油那么重要,于公于私,前景都很好,分配时,我没多想,第一志愿就选择了到新疆开发石油。”

但最终,倪先生没去成西北,转而分配到了第二志愿所选的东北,进入东北综合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前身)工作。“东北很冷,听说一摸鼻子就会掉,所以就带了一床棉被一件棉衣,和所有分配到东北的学生们一起,一列火车,都拉过去了。”

时光荏苒,这一去,便是40余年。

“在东北,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自己挖菜窖、囤冬菜,在困难时期买粮油米面都要凭票。刚到东北时南京长江大桥没有修好,火车在渡轮上过江,虽然和爱人的家都在上海,可一年攒下的钱回一趟家就没有了。”在倪先生回忆的闸门里,最艰辛的日子也充满温馨和幸福。除了赴苏联留学的三年,倪先生将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都留在了广袤的东北大地上。直到1994年,先生爱人的身体日渐虚弱,不适应东北寒冷的气候,每年都会到深圳住在女儿家,再后来倪先生的工作也逐渐转移至深圳大学。

留学归国,开始秘密进行核燃料研究

一生荣誉加身,问及先生最看重哪一个?先生微笑着回答:“荣誉并不重要,最大的荣誉是你真正对社会、对老百姓做了点事情。社会承认了,老百姓承认了。总的来说,我做了些工作,核燃料、稀土等,多少有点贡献,但都不算太大;对我个人来说,能有点结果就行了。”

1957年底,倪先生被选派赴前苏联科学院普通及无机化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我到苏联本来是学原子能,阴差阳错被分到无机化学研究所。”在这里,他从事的是铂的配位化学研究,先后发表了7篇学术论文。不到3年,就获得副博士学位,学成归国。

上世纪60年代初,前苏联撤走专家,核武器原料——铀和钚生产厂建设被迫停顿。当时倪先生所在的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成立核燃料研究室,从留苏回来的人里挑了一批年轻人去从事核燃料的研究,这中间就有倪先生。

在研究期间,倪嘉缵带领团队仍攻克了不少科研难关,完成了从含大量硫酸根的介质中沉淀出不含硫的重铀酸铵,减少对后续灼烧过程的设备腐蚀问题。在核武器另一种原料——钚的研究中,完成了萃取法铀——钚分离工艺的改进,并首先在国内开展了草酸钚沉淀条件的研究。因钚的毒性极大,当时几乎还没有人从事过固体钚化合物的操作,这项研究为以后核燃料生产工艺提供了基础数据。

“这项工作当时处于保密状态,不能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与外界的接触联系很少,但是内心却充实而快乐。”倪先生与爱人是研究所的同事,心无旁骛的他们,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倪先生在国内首倡开展核燃料后处埋的干法流程研究。他负责完成了通过氟化钠吸附法分离纯化铀,为以后干法流程研究打下基础。因这参加核燃料工作的突出成就,先生的研究群体获得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集体奖。

可正当他为核燃料化学研究呕心沥血时,却被卷入突如其来的“文革”漩涡中,还被“发配”到地处深山建设三线的一个研究基地做仓库管理员,不久,核燃料化学研究项目也被迫下马。直到1972年,他才被调回研究所,派去从事太阳能电池研究。在短短时间内,他参加的硫化镉薄膜太阳能取得可喜进展。

再度转型,填补国内稀土科学空白

1994年8月3日,《中国科学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钱学森写给倪先生的一封信。信中说:“读了您在《中国科学院院刊》1994年第二期上发表的文章《稀土研究的现状与战略》,颇有感触……”他希望倪先生打好“稀土”这张牌,成为稀土研究的领头人!

原来,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南方一些省份相继发现了一种新的类型稀士矿——离子吸附性稀土矿,不久,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重建稀土化学研究室,倪先生被任命为研究室主任。在他的带领下,研究团队用萃取法分离出高于99.99%纯度的氧化钇,当时,这项成果在国内外均属先进工艺,而从选题到工业扩大实验仅用了两年多时间。

多年来,倪先生先后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稀土化学”负责人、国家科技部攀登计划“稀土科学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稀土农用环境化学行为及生态毒理效应”负责人等。带领研究团队先后完成了“环烷酸萃取分离氧化钇”和“用伯胺从包头矿中萃取分离钍和稀土”等课题,以及一批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有重大意义的科研项目。

当时,稀土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稀土界提出应研究稀土对动物体的作用机理,解决稀土有“害”或有“益”的疑问,并为稀土在农业、畜牧业及医药方面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这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虽已年过半百,但他仍决定重新开始,学习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

在他领导下,化学研究所首先建立了能从事分子生物学的实验室,他的研究小组在国内外较早地系统研究了稀土的生物无机化学,提出了稀土毒性与剂量及形态的关系,发现小剂量稀土对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后他又开展了稀土发光材料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承担的应用项目“稀土光转换农用薄膜的研制”属国内首创,并得以广泛应用。

老骥伏枥,转战硒元素与脑科学领域

倪先生说:“我不是专家是杂家。我觉得最关键的,你的工作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对国家有利。就个人而言,我们这代人就是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去做什么。”

回首经年,研究专业多次因国家需要而转变,但倪先生没有遗憾,他觉得,事物总是两面的,不断转变专业,宽广的知识面对创新有利,思维也能突破专业局限,将很多领域的新思想新技术融入到当前研究里去,发展交叉学科。“我觉得科研工作者的动力无非是两方面,一个是社会和国家的需求,另一个是个人兴趣。两者都很重要,我正是将两者结合了起来。”

在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倪先生将自己的生物无机化学研究从稀土扩展到硒的生物无机化学。

“市面上那么多含硒大米、含硒蜂蜜……这些吃进去到底起什么作用?到底能不能有效防止疾病?这一连串问题,科学家要搞清楚,才能引导老百姓如何科学地食用。”于是,他转而研究硒元素,研究团队发现人脑中的硒蛋白与脑内疾病有关,更进一步开始研究老年痴呆症的防治,“这个课题已经做了十多年了,这太重要了。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个老年痴呆症患者,对家庭就会带来极大痛苦,如果能为这一个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作出一点点贡献,也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

2015年10月,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任冰玉进入深圳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及长春应化所博士后流动站,在倪先生及田静副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研究“15KDa硒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阿尔茨海默症相关蛋白加工的影响”。

任冰玉介绍,近年来,倪先生将主要精力全部用于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防治,一方面研究其发生机理,用多种组学方法(如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等)研究早期患者血液、尿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及用不同含硒化合物、中药、海洋寡糖等研制防治药物;另一研究方向为硒蛋白的分离、提取,用生物信息学研究不同物种中硒蛋白的预测,研究不同硒蛋白的克隆、表达及结构与功能。据悉,该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深圳市重点攻关项目等,已先后指导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六十多名。

“我认为老年痴呆症的形成是个复杂过程,不能用单一药物治疗;而寻找用以确定早期的老年痴呆症的生物标志物极为重要;如果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话,完全有可能延缓该病的发展。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是需用多靶点的药物,而中药本身就具有该特点的同时还能起到全身调理及增强自身免疫能力的功效。”

除了对老药、中药和保健药进行研究外,研究团队还引进具有老年痴呆症基因的小鼠,着重进行动物试验。“我们在转基因小鼠的实验中看到了成效,并在几个患病的朋友中试用了一些保健药物也有不错的疗效,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倪先生希望,如果有可能作为一个早期老年痴呆症人群的干预项目,就有可能找到确切的初期老年痴呆症的患者,进行临床实验,其疗效验证后就可以推广,这就具有很大意义。

兴趣广泛,无师自通,保持一颗童心

交叉跨界,倪先生如海绵一般,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先生坦言,自己原先对书画文献一点不懂,但在整理父亲藏品期间,他通览《中国美术家大辞典》《近三百年嘉兴印画人名录》《嘉兴历代人物考略》,还有父亲撰写的《嘉秀近代画人搜铨》。现在,历代嘉兴画家,他都能如数家珍。

同样,在科研上更来不得半点“懈怠”,每次接触新领域,倪先生都从头学起,唯一靠的就是刻苦自学。“每次改行都从头钻进去,从早上想到晚上,所有的精力、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上面,然后才有所建树。我转生物化学时,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我都没学过,我就多看书,会有很多不懂的东西,但书看得多了,就都懂了。”

时刻对各个领域的知识保持着高度的好奇心,先生兴趣广泛、涉猎颇丰。倪先生说,“我总觉得不同的领域可以给我更多的启发和资源,沉浸其中,保持兴趣,不断创新。”基于科研经历,倪先生对国内交叉学科的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个单一学科已经很难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物理、生物、化学、医学,甚至文学……都将产生交集,也唯有交叉学科的深入发展,才能创生新思想、新发现、新视野。”

“兴趣会让你的脑袋处在激发、兴奋的状态,这对科研的好处不言而喻。一个人要有广泛的兴趣,因为每件事都有独特的内涵。”倪先生痴迷于集邮,虽花钱不多,但根据音乐家、画家分门别类,列宁专题、诺贝尔奖专题等积年累月积少成多,让倪先生自得其乐,在邮票中遨游历史、解读人物、探秘古今。“我会藉由邮票,研究列宁的贡献及错误。这就是乐趣,也需要很多时间去钻研。”

倪先生兴趣爱好广泛,他喜欢拍照、溜冰、滑雪、游泳、集邮,收集贝壳、石头。回首青年时代,自己和爱人常去东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冰场滑冰,也经常跑到长春的南湖拍摄荷花;来到深圳后,先生足迹更是遍及各大公园,拍摄名花异草,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其实,我想滑冰,试试看还行不行,可是人家冰场不让我上冰场了!”先生狡黠地一笑,颇有点儿遗憾的味道。

“我坚持每天要走5000-8000步,到实验室喜欢走楼梯,饮食健康科学,保持良好心情,适当吃一些保健品。”谈到健康的秘诀,倪先生表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科研保持兴趣,对一切有趣的事物保持兴趣,让脑筋动起来是保持年轻的良药。

而今,倪先生已是四世同堂,有女儿、曾孙女的陪伴,倪先生直言,生活不仅有了长度、宽度,更有了深度和厚度。

不假外物,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倪先生自己乐于思考,也喜欢和学生们一起互动。他每天到实验室就去问学生:“你今天做得怎么样?”学生们有一点点新发现、新结果,先生都很开心。

杨玉洁是倪先生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她悄悄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课题组每周开一次组会,大家都特别怕倪先生在场。先生思维格外活跃,每次组会上问的问题都比其他老师多,但也会给大家带来很多建议和启发,大家都开玩笑地称他为“问题少年”。

“我总是跟学生讲,不要怕失败,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新的结果。我几十年前有个博士生,从蛇毒分离抗凝血的药,做两年都出不来,我就跟他说,你一定坚持下去,第三年就出来了。所以要坚持,不要一看见困难就跑。”

直到今天,倪先生仍坚持言传身教,虽然学生们为他的健康考虑,不允许他过予操劳,可先生还是经常往实验室跑,提醒学生们时刻保持严谨学风。他也经常给学生讲,一个人要做好工作,无非两个动机,国家和人民需要,一个是自己的兴趣,有了这两条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好。

熟悉倪先生的师生都知道,这位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对文字极严苛。倪先生告诉记者,自己读大学期间没有PPT,更没有复印机。上课听一遍、记一遍、笔记整理一遍,查阅文献也只能靠手抄,但是,知识却可以掌握得很牢固。科技发展带来便捷,但也对学习带來新的挑战,对年轻人的汉字书写能力带来困境,他鼓励年轻人要写好中国字 ,书法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决不能丢。

倪先生至今还在练习书法。大学起,先生对汉字的敬重和治学的严谨态度保留至今。

先生之风,学生们颇多敬佩——核能燃料和稀土、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家,无师自通的“杂家”、诲人不倦的“大家”,学生们告诉记者,倪先生还是一位无私忘我的“老人家”。

倪先生淡泊名利,对外物释然。父亲百年之后,兄妹五人将父亲的作品及收藏品无条件捐赠给嘉兴市,共计437件(组),经鉴定,其中三级以上文物即有44件,其中尤为珍贵的是,捐赠品中不乏明代徐献忠、倪元璐等100多位书画家的名家作品。嘉兴市图书馆及博物舘于2011年专门为此出版了“大爱有痕”大型画册。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今年,86岁的倪先生又有“惊人”之举,他在器官遗体捐献志愿书上郑重签下了自己名字,并特别注明:“凡是可以利用的任何器官均同意捐献。遗体捐赠给深圳大学医学院,但脑部捐赠给我身前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症的小组。”

“再过几年,我就荣升九零后了!”倪先生说自己当前主要为年轻人做点铺路工作,希望自己的科研团队更快地成长起来,这是他最值得欣慰的一件事情。

不知不觉中,窗外阳光日盛,日冕指向正午。记者提议在校园内拍几张照片留念,倪先生欣然同意,他说自己很喜欢日冕广场上迎客松的别致和苍郁。这一次,记者跟随先生选择了走楼梯。

镜头前,广场上秋光遍洒,迎客松屹然独立。先生之姿,精神矍铄,清风朗逸。

院士寄语

近年来,深圳环境愈加优越,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升级,从早期的引进,到后来的引进和本土培养并重,人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一方面本土培养的硕士、博士、博士后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经济持续利好为深圳带来了大量的外源性人才,加之深圳宽松开放的人才政策,为创新型城市的进一步改革发展,积蓄了充足的能量。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粤港澳大湾区确立,明年又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在崭新的发展蓝图中,国家明确了方向,每个深圳人都要在大好的机遇中,提高自己,服务社会服务国家。

下一步的深圳人才战略规划中,期待在教育领域能够基于教学,建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以贯之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可以预见,伴随这一目标的实现,深圳发展将迈上新台阶。

【读特新闻+】人物简介

倪嘉缵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3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195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1961年于前苏联科学院无机及普通化学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1980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等职务,1994年起任深圳大学兼职教授,2002年被聘为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现任深圳大学生命及海洋学院名誉院长。

早期曾从事核燃料化学,以后转为研究稀土元素及硒的化学生物学研究,目前他的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痴呆等脑病的预测及防治。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编写”稀土生物无机化学”等专著三本。

编辑 刘思敏

(作者:读特记者 李丽/文 丁庆林/图 数字影音工作室/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