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你意料了吗?大多数企业投资前海最看重公平公正的法治环...
记者 马培贵 文/图
2016-06-16 02:02

前海法院主审法官合影

前海法院主审法官合影。

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调查报告显示,75.29%的企业表示在投资前海时,最看重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81.69%的企业认为适用香港法律是增强港人、港资、港企投资前海信心的保障。

前海是目前国务院批复的唯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近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和市委的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优势,借鉴香港、面向国际,着力推进执法司法、国际仲裁、涉外法律服务等法治创新,力争率先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去年,比尔•盖茨、马云、马蔚华等参加的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宣布落户前海。这所由国际最知名的企业家发起成立的国际公益学院选址前海,体现了国际资本对前海营商法治环境和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

外资所联营所扎堆前海

法治大厦将成为前海法院办公地

法治大厦将成为前海法院办公地。

今年 5月18日,美国布林克斯律师所正式向深圳前海管理局递交设立驻深圳代表处的申请材料。这是广东省自贸区内首家申请设立驻华代表处的外国律师事务所。布林克斯律师所拥有近百年历史,是美国排名前10位的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深圳客户包括华为、腾讯、比亚迪、中兴、酷派等著名企业。中兴通讯在美国“337调查案”中多次胜诉,布林克斯提供了大量专业法律支持。“当其他美国律师所选择在北京或上海设立分支机构,我们选择深圳,因为我们认为深圳是我们能够为现有和未来的客户提供最佳服务的地点。”布林克斯律师所总裁詹姆斯•索比尔那杰表示,选择在前海开办深圳分所,是由于其大量的客户都位于深圳。

与此同时,前海已经成为内地-香港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集聚地。2014年11月7日,由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和香港林李黎律师事务所共同联营设立的全国第一家粤港联营律师事务所——华商林李黎联营所在前海成立 。 “香港律师事务所有百年的历史,风险控制能力强。内地经济的发展,为律师业务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联营所双方互相借鉴经验,提升专业水准,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华商林李黎联营所港方合伙人林新强告诉记者,随着前海业务的快速增长,他将大部分工作时间安排在前海。

目前,全国共有8家粤港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其中6家扎根于前海。外资所、联营所扎堆前海,是前海构建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将为深圳提供优质的涉外经济贸易跨境法律服务,并参与国际法律服务市场竞争。

打造亚太调解中心

前海公证处前海办公楼

前海公证处前海办公楼。

5月28日,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揭牌。“深圳一小步 ,中国一大步”。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处长龙飞在出席诉调对接中心成立时表示,前海法院诉调对接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当天,前海法院与深圳国际仲裁院、深圳市前海香港商会、粤港澳商事调解联盟、深圳市银行业协会、深圳市商事法律服务调解中心、深圳市律师协会、深圳市民商事调解中心、华商林李黎(前海)联营律师事务所、深圳市保险消费者权益服务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调解中心、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深圳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协会等13家单位签订合作备忘录,初步搭建起前海商事诉调对接框架。前海法院院长闻长智表示,诉调对接中心致力于构建具有前海特色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调解内容既包括国际商事仲裁、商事调解、行业调解、民间调解、行政调解等。通过市场化模式,推动各类调解组织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调解+仲裁”是前海深圳国际仲裁院一直推广的业务模式。今年初,深圳国际仲裁院在前海圆满解决一宗中美跨境投资纠纷,争议金额为134亿元人民币。此案为中国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仲裁案件。本案采用“调解+仲裁”模式,根据联合国《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可跨国执行。这是一起典型的国际化案件,当事人和代理律师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苏格兰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不同法律背景。深圳国际仲裁院院长刘晓春介绍说,在该院境外仲裁员共计353名,占总人数的40.6%,覆盖50个国家和地区,仲裁员的国际化比例全国第一。案件的当事人来源国更是多达111个。

2015年9月20日,中国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研究中心、最高人民法院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研究基地,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港澳台和外国法律查明基地在前海成立。“两中心一基地”承担法律查明工作的公共服务建设、推动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法律库、整理完善域外法适用的案例库、建立法律查明网络信息平台等任务,为构建前海亚太调解中心奠定基础。

前海公证处是全国首家自贸区公证处,与其他法律机构一起,共同组成前海完整的法律服务链条。

探索“五位一体”廉政监督新机制 

深圳国际仲裁院、粤港澳调解联盟成员在前海合影

深圳国际仲裁院、粤港澳调解联盟成员在前海合影。

2013年5月8日,前海廉政监督局成立,在全国率先建立集纪委、监察、检察、公安、审计“五位一体”的廉政监督新机制。按照“人员统一管理、职权依法行使、监督形成合力”模式成立前海廉政监督局,围绕“审批、土地、工程、资金”等13个关键环节出台工作意见,建设前海“廉政示范区”。成立以来,前海廉政监督局积极探索与“我国政治体制相适应、与惩防腐败体系相衔接、与现行法律制度相匹配”的廉政监督新机制。实施“嵌入式”监督,成立专责小组,对接前海管理局及局属公司。率先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高效机制。梳理前海管理局及局属公司事务、权力、制度“三项清单”。制订《前海廉政监督局查办案件工作规程》等46项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前海廉政监督局还依托专业化队伍和社会力量,成立前海廉政监督咨询委员会、前海开发开放制度评估委员会和前海廉政观察员队伍,打造廉洁前海。

创建新型法院、检察院

2015年1月28日成立的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示范区”定位创建的综合性改革基层示范法院。主要管辖前海合作区内的第一审民商事和执行案件,同时集中管辖深圳市辖区应由其他基层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统计显示,前海法院受理的案件中,主要是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成立以来,前海法院积极探索立案登记制、基层法院跨行政区划管辖案件、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与审判权相分离、主审法官办案责任制、人员分类管理改革与职业保障机制等。前海法院还探索任期制法官制度。法院不设审判业务庭,直接设立主审法官审判团队,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扁平化管理模式,精简内设机构,只设两个综合管理部门。

今年4月27日,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成立一周年之际,前海蛇口自贸区人民检察院正式挂牌成立。前海检察院的任务是,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新型检察机关的新路径,为深化检察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具体而言,前海检察院将探索类案跨行政区划管辖。探索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新机制,利用自贸区、合作区毗邻港澳和国际化、法治化的优势地位,学习、借鉴港澳乃至世界法治发达国家司法机关、执法部门先进的执法理念和侦查手段。此外,还将探索建立与自贸区、合作区高效规范的管理模式相适应的诉讼制度,积极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探索通过聘用制公务员制度,或者在个案中尝试从法学专家或其他专业人士中遴选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协助办理案件。

编辑 波塞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