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同"新闻日志18 | 赵楼村何以成宁夏脱贫致富新样板?
读特记者 翁惠娟/文 谢坤 翁翁/图
2017-11-05 16:01

第十八天 9月20日

地点:宁夏固原市六盘山和隆德县

赵楼村位于宁夏固原隆德县联财镇,9月20日,深圳中青班固原组的学员们在六盘山重走“红军小道”和重温入党誓词,感受胜利之山的壮怀激烈后,在六盘山干部学院的安排下,来到了赵楼村参观。

贾伟是赵楼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物价局工作的他已驻村两年多,对村里的情况如数家珍——“这两年,我们在固原市两个带头人工程的推动下,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推动合作社和股份合作公司的建设。我是2014年12月来的,当时村里股份合作公司的资产不到100万,现在达到了530万,后来,我们还帮忙公司入资100万。”

如今的赵楼村,已成为了宁夏农村脱贫致富的新样板,个中诀窍在哪里呢?

致富当自强:建起1000亩冷链蔬菜基地和1200亩核桃林

贾伟介绍,村里发挥党组织带头作用,示范引领党员组织特别是贫困户发展中药材和冷凉蔬菜产业。2016年,投入近170万扶持资金,以补贴的形式发放给全村种植中药材和蔬菜的农户,刺激全村种植中药材和蔬菜各1000亩,林下经济1200亩。“现在,我们有1000亩的冷凉蔬菜基地,同时,山上还有经果林,是1200亩的核桃林,已是第四年了,今年已经部分挂果了。明年,我们还打算在另一边山头再弄1000亩的经果林。今晚,我们就准备和二组的村民讲这个事,希望通过入股的形式来扩大发展。”

“我是省物价局派下来的驻村第一书记,省物价局支持村里建起了赵楼制冰厂、配套了冷链车,解决了蔬菜远途运输的问题。明年,我们打算加大对建档立卡的49户贫困户的精准扶贫力度,要求每户在今年的基础上明年必须再增加2亩。我们以奖代补,一亩地给1000元,希望他们通过勤劳致富获得幸福感。如果兜底户家里没有地或转包,我们会鼓励他们到企业去劳动打工,如果每月有2000元收入,我们会再奖励1000元,这是以奖代补的扶贫措施。”贾伟说。

在金融扶持方面,赵楼村也有创新。

“我们协调市、县财政资金100万,成立赵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100万在你们深圳是小资金,在我们村里可是大资金。我们采取全村入股的方式,向贫困户和兜底户倾斜。一股500元,一般村民是1.8股,建档立卡户是2.3股,兜底贫困户是2.8股,把这些钱投入中草药合作社中。”贾伟介绍,村里还加强金融扶贫,42户建档立卡贷款全部解决,每户至少3万,最高5万,妇女创业贷款则有8万到10万。

实用技能培训对于脱贫致富十分重要,村里还把科技扶贫团引进来,先是学习树苗移栽,今年,村里已有了自己的育苗基地。村里不仅组织村两委干部培训,组织村致富带头人和产业骨干外出参观培训,还在村里办起了电工、家政、种养等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了各类人才210人次,其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90人次,鉴定拿证达40人。

美丽新村庄:投入1500万建设,3个月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总共投入1500万,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先干出来后再不断追加,最后有1500万。”贾伟自豪地说,我们是全县第一个提出雨污分离的村,“当时,推进雨污分离时还有插曲呢!我写方案的时候把这个设想写进去,村里人开始不认可,觉得没必要。后来,县政府看了觉得很好,因为其他村根本没有提这个,就决定在我们村进行试点。如今,全村40%家庭有污水管道,有卫生间有马桶,污水由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去年,自治区领导来调研时提出,这个村要向小城市化发展,如果要有污水管道就好了。我说,我们已经在做了,是全县99个村里第一个实现污水管道配套的。”

在赵楼村,水泥路不仅到村,而且已全部覆盖到每家每户。在美丽村庄建设中,村里的楼房全部就地重建,面貌焕然一新。

“你们看,这几张图可以看到整治前后的变化。去年3月之前,村里还都是土路。后来,我们仅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改造。当时,全县17个村同时进行整村推进工作。为什么我们村的变化这么大,速度这么快?是因为镇里的领导有办法有主意。我们村是最后一个动迁的,但是我们前期做了大量思想工作,把思想工作做足了,我们的一个月就可以顶别人几个月的时间。”他介绍,整村整治中,基础设施都由政府投资,但村民要负责自己家的危房改造,政府补贴2.2万,但一套房建下来大概要10万,缺口部分需要他们自己掏钱。在做了思想工作后,很多村民都借着改造,多投入一些钱,建起了大房子。如今,村里道路平坦,雨污分流,花草如茵,村民们新建的一栋栋小楼整齐排开,让赵楼村呈现出一幅崭新的景象。

贾伟带着我们参观村里的新房,来到一户大院前,“老赵在家吗?”村民老赵应声而出。老赵60岁左右,精神矍铄,热情地带着我们参观。他介绍,房子有近300平米,去年新建的,上头补贴2.2万,自己花了23万元,贷了一些款,“房子盖得大了,确实住起来很舒服!”房子还有地暖,房间里挂着“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对联,养着花草,宽敞明亮,看得出来小日子过得不错。

站在村里的广场上,贾伟介绍,“这里原来是个小广场,我们提出来要把这里全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时,村民扭秧歌、跳操、跳广场舞都在这里。这也成了我们全县移风易俗现场会的地方”。

广场和村庄全面整治之后,很多单位过来参观调研。刚开始,村民还不理解,怎么老来我们这里观摩呢?我们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说,观摩的人多了,以后带给大家的资金会越来越多,村里发展了,大家的精气神会更不一样。“以前,这个村路上都堆着秸秆,车过来都要压到。现在,80%的家庭都用煤。原来,我们到贫困户家里去的时候都要掉眼泪,但现在,每家每户都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每家基本都有太阳能热水器,政府有补贴,自己只要花200元。村容村貌的改变,无形中也促进了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广场上方,“大力实施脱贫富民战略,打造全国脱贫攻坚示范区,增强全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的标语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贾伟说,村里还有“老年饭桌”,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过来吃,一日三餐,一顿饭1元。一般是孤寡老人或留守老人会过来吃,家里有子女的老人不来,目前常来吃饭的有7个,这钱镇上有补贴。

攻坚走新路:主推黄芪等中药材,和大企业建立中药材产供销合作

在村里党建活动室墙上的正中央挂着一幅照片,是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当年到宁夏考察时拍的照片。那天,车子经过隆德县时,看到路边的黄芪地,习近平特地下车查看,了解当地黄芪的种植情况。

如今,这幅照片挂在了村里的党建活动时,鼓励着村民们做大做强黄芪等中药材产业,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黄芪种植是我们主推的项目,我们拿到省里中药材鉴定机构去鉴定过,这里的黄芪品质高,但价格没上去,因为产业链没延伸开。药材当年收上来,当年就要处理掉,价格上不去。今年,仓储都建立起来后就敢压货。我们去大的中药材品牌企业参观过,同样的黄芪,他们一根压成压好,可以卖到1080元一公斤。我们卖多少钱,18元。差别很大。另外,普通的切好的片,他们卖240元一斤,我们就几元钱。对此,我们村尤其是大户有客观认识,我们必须在质量分拣上做足,以前都是不分好坏一起卖。”他说,我还想了个点子,养殖黄芪鸡,还有黄芪鸡蛋。味道嘛,只要吃过的客户就一直会继续购买。他指着远处的山坡说,鸡是放养的,在山上挖了一些洞,鸡就飞进去下蛋。

在村里的中药材仓库,我们碰到了村里的中药材大王赵有和,他也是隆德县富源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赵楼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既是党组织带头人也是致富带头人。

这几年,通过土地流转,赵有和建起了1000多亩的中药材基地,种上了黄芪、黄芩、甘草、党参等。村里现在和宁夏金太阳药业合作,签了中药材产供销协议,拓宽中药材销售渠道,成为这家公司的基地,公司还提供田间管理、技术支持、产品销售等服务。村里目前还在和同仁堂对接,希望按照同仁堂的供货要求,进行产品的加工和包装,期望好产品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可贵的是,赵楼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还帮扶了16户共29个贫困户,为他们提供种苗、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销售,目标是实现人均纯收入达到6892元。

“今年,我们村考上二本的有14个。村里学生全部集中到镇上上学,其中,小学生家里距离学校三公里之外的全部住校,3公里之内的就由家长接送。幼儿园、初中、高中都这样。建档立卡户的学生读高中还可以每年补贴2000元。”贾伟说,村里很希望大学生们学得一技之长后可以回来,村里会高薪聘请,期待他们为村里的发展致富尽一份力量。

见习编辑 周梦璇

监审 韩绍俊

(作者:读特记者 翁惠娟/文 谢坤 翁翁/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