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中山实践 | 中山新高:解决“卡脖子”难题,原材料进口率降低逾40%
中山+ 中山日报
04-07 09:10

“5G高频柔性覆铜板”对普通人来说或许陌生,但因其具有可弯折性、高频通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5G通讯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工控医疗等领域,可以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以往5G高频柔性覆铜板材料市场主要被美国、日本相关企业所主导,随着中山新高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新高”)总投资1.43亿元,年产100万平方米的5G高频柔性覆铜板项目投产,“中山新高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拥有该系列产品量产化能力的企业,并形成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中山新高总经理曹二斌介绍。近两年,中山新高通过创新研发,突破技术壁垒,推进电子信息高端材料国产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山新高5G高频柔性覆铜板项目生产车间。记者 易承乐 摄

“驯服”国内第一台德国进口技术设备

“经过两年的建设,项目组建成了大概1.34万平方米的专业厂房,还有十余台套的专业设备,其中就包括国内第一台也是目前唯一一台引进的德国进口5G高频材料专用生产设备高温等均压双钢带压机。”曹二斌介绍,以此设备为核心,中山新高成功量产了5G高频和叠层类柔性覆铜板系列产品。为了提高产品尺寸稳定性、结构强度和耐高温等关键性能,设备工况状态下会达到400摄氏度左右,最大压力值接近100公斤,长期高温高压的运行状况为设备运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仅设备安装就用时两个月,德国团队安装完成并检测各种指标正常后,对我们进行简单指导后便走了,我们只能靠自己摸索,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中山新高5G高频柔性覆铜板产业化攻关小组负责人范金泽回忆。

在初期投产阶段,设备的关键压力系统突然失效,面对复杂的系统和庞大的结构,工程师团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进行排查,从油路管道、电控系统、泄压阀,最终将问题锁定在齿轮泵上。然而,德国厂家反馈更换定制齿轮泵需时3个月,这对于中山新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时间成本,最终团队在国内找到一家符合需求的厂家,这场为期一个月的攻坚战更坚定了范金泽和团队征服这台“巨兽”的决心。

“作为国内首台同类型设备,没有可供借鉴参考的样本,我们只能自行组建、培训工程师团队,进行设备操控、管理和维护,经过两年的摸索和研究,已经逐渐摆脱对德国团队的依赖,将生产设备操控权牢牢掌握在手中。”范金泽表示。

工作人员对机器进行维护管理。记者 易承乐 摄

解决电子信息核心材料“卡脖子”问题

今年3月25日,广东省发布了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拟推荐对象的公示名单,其中中山新高5G高频柔性覆铜板产业化攻关小组入选全国工人先锋号拟推荐名单。

攻关小组是中山新高的科研生产团队,由研发、工艺、生产等12位博士、硕士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涵盖材料、机械、化学等专业。此前,攻关小组曾被授予广东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面对国内高频柔性覆铜板材料基础产业薄弱的情况,我们公司成立攻关小组,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范金泽介绍。2021年至2023年,攻关小组承担了面向5G应用的多种类高频板材产业化任务,解决电子信息核心材料“卡脖子”问题,加速实现国产化替代进程。“以前公司使用进口产品达到9成以上,通过该项目建设之后,目前已将TPI膜、铜箔等原材料进口率降至50%以下。”范金泽说。

攻关小组分析研究设备的各类故障,逐渐掌握了国内第一条5G高频材料专用生产设备高温等均压双钢带压机操作、维修技术;攻克核心零部件、核心耗材国产化,关键耗材成本压降80%以上,每年节省成本150余万元。

提早布局力促高端材料国产化

中山新高属于国家新一代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制造企业,主要从事柔性覆铜板研制、生产和销售,目前有20余条柔性覆铜板材料自动化专用生产线,通过技术升级和生产设备更新,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2022年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中山新高属通过技术升级和生产设备更新,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记者 易承乐 摄

在电子信息材料产业的激烈竞争中,面对美国、日本等国的“卡脖子”限制,中山新高坚持自主创新研发,打破进口依赖,摆脱高频材料产业传统生产路径,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

“坚持创新,以创新主导来培育电子信息材料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曹二斌说。事实上,电子信息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手机、通讯产业几乎达到“创新饱和”的状态下,中山新高敏锐地捕捉到了高频5G通讯和AI人工智能两大创新方向,提早布局,直接与终端方合作,设计、制定更高端的材料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力促高端材料国产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山新高在高端人才储备和先进工艺生产设备上下了大功夫。近两年,新高电子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其中共引入行业领军人才4人、博士1人、硕士8人、本科生31人;与多家广东省内高校磋商“产研学”合作,积极推进项目产业园合作;每年投入7000多万元进行技术研发,改造设备。


编辑 汪佳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吴森林

(作者:中山日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