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两会·京深连线 | 奋战“百千万”,共绘一张图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
03-07 22:2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2023年以来,一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在南粤打响——广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并将其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全面推进。

深圳坚决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力争在全国全省一盘棋中更好发挥经济特区辐射带动作用。

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深圳市与河源、汕尾、汕头、潮州市及惠州市惠东、博罗、龙门三县建立对口帮扶协作关系。深圳市十个区(合作区除外)分别与汕头、河源、汕尾、潮州、惠州五市23个县(区)建立结对关系。

去年一年来,深圳充分发挥对口帮扶协作力量,在省内对口地区着力推进产业共建,大力发挥一批批重点项目效能,提升乡村发展水平,合力奏好“协奏曲”、共绘“一张图”。

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航拍村庄整体风貌。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雨楠 摄

产业共建不断深化 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2023年以来,一场以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动仗”在广东正全面打响,深圳亦全力推动与对口地区产业共建工作走深走实。

园区共建是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近段时间,深圳市—汕尾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罗湖-潮安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正式揭牌,汕头一批标志性项目加快建设……在广东省内,协作“新高地”不断凸起,产业合作园区共建步伐按下“快进键”。

深圳市—汕尾市产业转移合作园(效果图)。

去年以来,深圳搭乘“百千万工程”东风,完成河源、汕头、汕尾、潮州共建产业园区尽职调查工作,研究起草共建产业园区实施方案,明确共建园区选址、共建模式、重点任务等具体内容。如今,深圳正在省内加快共建4个市级产业园,在对口的23个县共建一批县级产业园。一个个主平台迸发出产业有序转移的乘数效应,激活了县域振兴的内生动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省首个反向飞地“汕尾创新岛(深圳)”,成为创新集群资源引进的“飞地综合体”,促进汕尾在科创、人才等方面深度融湾;入驻河源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的广东瑞邦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龙川产业园后茁壮成长,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上规的迅速发展。

一个个“联姻”项目、一座座“飞地研发中心”、一项项科研成果……多个“反向飞地”陆续在深圳启用,是深圳与省内对口帮扶协作地区累积的深情厚谊而结出的共赢之果。如今,深圳与对口地区正加快形成“总部+基地”“企业+资源”“研发+制造”“市场+产品”等协作模式,以产业协同发展引领对口地区全面振兴。

此外,深圳还在省内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建立深圳精品展销中心,集中展示深圳数字创意、智能终端、全屋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工业新产品,实现从“深圳买”到“深圳卖”、“单向帮扶”到“双向奔赴”的新转变。

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乡村风貌。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雨楠 摄

聚焦民生项目建设 绘就民生福祉画卷

近日,由万科集团在汕头援建的9所幼儿园近日陆续正式开园,新增学位3000多个,填补了隆都镇、盐鸿镇等地的公办托育空白,助力汕头实现乡镇公立中心幼儿园全覆盖。这些幼儿园配备丰富的标准化玩具器械、设施设备,为当地提供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这仅仅是深圳在对口地区民生建设一段缩影。去年来,深圳聚焦民生急难愁盼的“痛点”和“堵点”,高效推进民生帮扶协作项目,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安排3500万元左右的专项资金,改造提升13个基层医院(卫生院)就医环境,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指挥部推进河源市启正学校扩建、河源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建设等社会民生类帮扶项目;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尾指挥部积极对接教育、卫健等部门,接续支持深汕中医医院、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等重大民生项目,并推动解决中学宿舍楼建设、乡镇远程医疗等一批人民群众急愁难盼的民生问题,增进老区民生福祉。此外,深圳还充分发挥支医支教队伍的力量,将深圳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引入对口地区,辐射带动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

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乡村风貌文旅区域。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雨楠 摄

一直以来,深圳持续推动重大帮扶协作项目打造成为深圳帮扶协作的名片项目,造福对口地区人民群众:各投入16亿元援建的深河人民医院、深汕中心医院极大地提升了河源、汕尾乃至整个粤北、粤东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广师大河源校区、深河中学、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等一批重大援建项目持续发挥效用。深圳帮扶协作成果和印记遍布河源、汕尾、汕头城乡,深圳帮扶协作品牌、口碑更加深入人心。

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构建全产业链式“深帮圳链” 提升乡村农业发展水平

一方面,深圳立足对口帮扶协作地区现有的产业资源、生态资源等,协助当地发展特色农业,使其逐渐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助推器”。

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建设百香果园示范基地。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雨楠 摄

在汕头市澄海区,狮头鹅产业城建设正酣,深圳投入帮扶资金3272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助力澄海成为中国狮头鹅产业促进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品牌推广中心和文化传播中心;深圳支持汕尾举办了荔枝节、开渔节暨海鲜美食节、丰收节等系列活动,10余家汕尾农业企业项目借“食博会”契机达成新合作,专场推介引资2亿余元;在河源市紫金县,深圳市龙华区专项支持1000万元,助力中国蝉茶交易中心的配套建设,进一步擦亮“中国蝉茶之乡”的金字招牌。

在做好“土特产”文章中,深圳还全力推动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譬如,汕头指挥部按照“一区一示范、一镇一园区”的思路,在帮扶镇集中成片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汕尾指挥部则重点扶持城区海产品、陆丰红薯、陆河青梅、海丰油占米等5类特色农业产业,在当地建立起农副产品展销中心等。

另一方面,深圳以“圳品”为纽带,推动对口地区从生产初级农产品向生产优质、品牌农产品转变,也使区域产品品牌具有更高的知晓度和辨识度。据统计,汕头的江畔火龙果、晨旺鲜牛奶等31个产品获批“圳品”;汕尾14款产品通过“圳品”审定,助力“土特产”进军大湾区;24款河源农产品入选第三届“海推海选 联展联销”深圳消费帮扶“百强好产品”,19家企业的29个产品获得“圳品……

一头是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一头是湾区人民舌尖上的幸福,深圳在价值链、供应链上,构建全产业链式协作,针对消费帮扶产品“买卖难”问题,强化“线上和线下”“政府和市场”“机关和企业”三协同,着力构建农产品从源头到市民餐桌立体式、全方位供应链条,畅通珠三角销售渠道,反哺带动当地乡村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编辑 王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