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经济第一大省,广深佛莞要“挑大梁”
南方+
02-27 15:23

今年以来,“经济大省”一词频频出现。“挑大梁”也成为多个经济大省“新春第一会”的关键词。

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在全国大局中肩负着勇挑大梁的使命和责任,一举一动备受关注。2月18日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产业科技话创新、谋未来,吹响了建设现代化新广东的冲锋号。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发展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广东要发力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以新提质”,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经济大市是核心关键。

当前,广州、深圳、佛山、东莞4个万亿元级城市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安排2024年工作时明确提出:“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经济大市要真正挑起大梁。”这不仅要求经济大市有数量的增长,发展质量也要提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更要对全省全国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引领作用。

勇挑大梁,源自与“大”相匹配的发展成果和追求。去年广东这四座经济大市都实现了新突破,在今年这样一个关键年份迎来新任务,四城也都在对照更高标准、扛起更高要求,用心做着自己的文章。

坚定挑大梁的信心,拿出挑大梁的行动,从春天出发,振奋龙马精神,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经济大市应有的贡献。

新春开年,经济大省释放新信号

经济大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从2022年7月以来,中央就要求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在稳经济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所谓“经济大省”是指GDP、财政收入、综合发展实力等均在全国排名靠前的省份。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被外界普遍视为是典型的经济大省,六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市场主体数量、吸纳就业都占全国四成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大块头”。

在今年各地召开的“新春第一会”来看,多个经济大省都提出要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并传达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鲜明信号。

广东是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在高质量发展上肩负重要使命和重大责任。作为全国首个“13万亿大省”,前不久,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广东必须加快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去年,江苏成为全国拥有GDP“万亿之城”最多的省份。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亦将目标聚焦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上。会议表示,以此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既是为了在全省上下更好树立抓落实的导向,也是为了更好聚焦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为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打造更强有力的引擎。

浙江在2023年GDP突破8万亿后,在开年首会上指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提出“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跃进”,并强调抓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

此外,山东聚焦“大开放、大招商”,提出“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以招商的突破赢得动能的突破”。四川表示,坚决挺起经济大省的工业“硬脊梁”,努力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河南强调,要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奋战一季度,确保“开门红”。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经济增速承压之下,“经济大省挑大梁”频被提及,成为各地“新春第一会”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不难看出,经济大省正将勇挑大梁、敢于担当的精神付诸于实践、成行于当下,以自身高质量发展之进,促全国总体经济之稳。

挑大梁,经济大市要有大担当

经济大省挑大梁,归根到底要把重点任务分解到经济大市上。2023年,我国共有26个GDP万亿城市,经济总量之和占全国近四成。这些城市无论是从省域内还是从全国来看,都是顶梁柱,承担着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推动转型发展的重任。

广东明确要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经济大市要真正挑起大梁。

江苏则强调,经济大市要挑重担、扛重责,有条件的要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四川提出,成都要更好发挥“压舱石”和“主引擎”作用,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城市要加快高质量发展,经济体量较大的市(州)要多作贡献。

就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而言,经济大市勇挑大梁,不仅仅是一种信任和肯定,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从数据也能看出,全国26个GDP万亿城市除4个直辖市外,其余22个城市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均在5%以上。这一目标不仅基于政策利好和现实需要,更是落实“大块头要有大担当”的必然选择。

视线回到广东,2023年,广州、深圳、佛山、东莞都取得了新的重要成就,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广州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深圳成为广东第二个万亿元级消费城市,佛山成为广东第二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

挑大梁、走前列,则是这四座经济大市的使命所在。

从全国来看,广东经济总量已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市为核心,形成了一条万亿级GDP城市带,辐射周边地区,在全国也是少见的。四市挑起了经济大梁,广东就稳住了,全国经济回暖向好也就稳了。

从全省来看,四市的地区生产总值都超过了万亿元,加在一起在全省的占比超过六成,是稳定广东经济大盘的支柱城市。此外,四市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也都位居全省前列,只有这四座城市继续勇挑大梁、真正挑起大梁,广东经济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从自身来看,“经济大市挑大梁”的首要任务是必须稳住自身的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发挥“顶梁柱”作用。挑大梁也是一场与自我的较量,在“稳”与“进”、“破”与“立”中,加速补齐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短板,培育新的增长点,找到向上向新的动力与空间。

对于四座经济大市而言,地处科技变革前沿,经济总量规模较大,面对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抢跑产业发展新赛道的紧迫性和新机遇,必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才能在未来发展和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广深佛莞,瞄准壮大新质生产力

大,要有大的样子,更要有大的担当。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后,全省各地陆续举行了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座经济大市主要内容便是围绕“勇挑大梁”展开,面对今年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不低于5%的目标,主要抓手就是以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旨在“走前列、挑大梁”的广州,今年将以新质生产力之进引领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跃升,确保经济大市真真正正挑起大梁。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聚力做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积极抢占人形机器人、生命科学、蓝色能源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优化提升服装箱包、美妆日化、食品等都市消费工业。

作为广东经济第一支柱的深圳则表示,将坚决扛起经济大市要真正挑起大梁的责任。要坚持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样把“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关键任务”,既要推动已经具备竞争力的支柱产业迭代升级,还特别提出抢抓新能源、低空经济等产业新风口,培育更多新增长点。

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冲刺4万亿的佛山提到,要紧紧把握高质量发展大趋势,谋求动力转换、成果转化、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区域协调、以才聚产的转变,在变中求进,在变中突破,大力推进产业与科技融合聚变,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对照更高标准,东莞扛起了更高的要求。2024年,东莞将迎难而上、勇挑大梁,不断擦亮“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打造更多技术服务平台、科技合作平台,面向发展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知重负重、担责尽责。从四座城市的部署可以看出,各地正在依托自身发展定位,对点发力,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目标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抓牢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努力成为主要的创新策源地,向着产业科技高峰全力攀登,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经济大市是广东区域发展争先进位的关键,也是经济增量的重要来源。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经济大市就是广东总体经济增长状况的一面镜子,虽面临一定的发展压力,但在不同领域展现出了发展韧性。

它们取长补短、形成合力,扛起的就是大省的担当。它们越稳,广东乃至全国经济的“大梁”也就越牢固。它们越新,一个现代化的新广东就将越早呈现在人们眼前。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张露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