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楼“贴膜”,为鸟关灯……全网都看出来深圳“护鸟”心切了
读特融媒体记者 张克
2023-10-16 15:04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 专题

秋意渐浓,候鸟齐飞。近日,深圳湾及福田红树林湿地迎来了今年首批南迁候鸟,美不胜收。


第一批珍稀濒危候鸟黑脸琵鹭已经抵达深圳河口湿地,这批黑脸琵鹭的先头部队超过20只。(胡柳柳 摄)


福田红树林湿地已出现“鸟挤鸟”“排排睡”的热闹场面。(胡柳柳 摄)

现代城市是否适合成为鸟类赖以栖息的环境?鸟类与城市之间是否依然有一些看不见的危险冲突?“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

好在,在保护城市野生鸟类方面,不少人正在努力。政府、企业、民间多方联动,对威胁鸟类生存的环境因素调查分析,并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解决问题,让鸟类和人类共享同一个绿色家园。

今天,#深圳一大楼贴膜防止鸟撞#冲上热搜,有网友亲切地把改造后的大楼称为“适鸟化”大楼。就着这个话题,我们来看看深圳是如何“护鸟心切”的。

城市玻璃,鸟类的隐形杀手

鸟撞,已经成为野生鸟类面临的最严峻的生存威胁之一。2023年10月5日,美国芝加哥麦考密克会展中心就发生了一起触目惊心的鸟撞事件,共有964只候鸟在迁徙过程中撞上明亮的玻璃后死亡。

志愿者在10月5日上午发现了964只死鸟,它们因撞上了麦考密克会议中心的建筑而死|Daryl Coldren

鸟类之所以会撞玻璃,是由于玻璃幕墙的通透、反射等原因,导致鸟类产生了行为上的误判,最终酿成悲剧。据《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2022年度报告》,建筑上使用的大面积玻璃幕墙、反光的玻璃、夜晚建筑内的强灯光、玻璃连廊和内凹的外墙,这类建筑特征都会导致鸟撞概率增加。

据估计,在加拿大,每年因鸟撞而死亡的鸟类个体数量多达1600万-4200万只。在美国,这一数字可能达到了惊人的3.65亿-9.88亿只。根据北美地区研究,鸟撞成为北美地区造成鸟类死亡的第二大人为原因,仅次于流浪猫和家猫的捕食。

北美地区造成鸟类死亡的认为原因排名|Loss et al., 2015;汉化:物种日历

在国内,鸟撞事件也不少见。根据《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2022年度报告》显示,在2022年全国鸟撞调查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对近700栋建筑进行调查,发现了154起鸟撞事件——死亡个体中,不乏红喉歌鸲、红胁绣眼鸟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

鸟撞事件也曾登上微博“热搜”。今年4月,四川成都昆虫专家赵力在都江堰一处商业街路过时发现,多只鸟疑因撞上玻璃死亡,其中还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红嘴相思鸟。

为了保护它们,腾讯在自家玻璃外墙上“贴膜”了

10月14日,腾讯在深圳总部滨海大厦外侧玻璃幕墙上,粘贴1面2层楼高的波点贴纸。这一举动引发社会热议。

腾讯为什么要在滨海大厦外侧“贴膜”呢?原来是为了保护鸟类,防止鸟类撞击玻璃死亡而进行的一种鸟类友好建筑设计的改造。专家指出,针对鸟类看清的玻璃幕墙,在玻璃外侧粘贴间距不大于5cm*5cm,直径不小于1cm的波点设计图案,能有效防止鸟撞的发生,更易于鸟类“看清”玻璃。

记者深入了解得知,腾讯发挥互联网科技企业优势,还上传了防鸟撞设计共享工具包,免费开放给其他企业和机构单位使用,倡导更多企业开展鸟类友好建筑设计改造,减少鸟撞等生态事故的发生。此外,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将持续响应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倡议,将组织员工志愿者及物业人员进行全国多栋自建大楼的鸟撞调研,后续调查数据将贡献于《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年度报告》,共同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

“这事是从今年5月的一次员工自发调研开始,到后来有多个业务积极参与,已经变成了公司向善探索的一个实际行动。”腾讯一位员工对记者说。

腾讯滨海大厦防鸟撞改造点实景图。

腾讯是全国首家响应防鸟撞改造的互联网企业。为了呼吁更多企业响应防鸟撞行动,腾讯发挥了数字化优势,在“观鸟君”小程序上传了防鸟撞设计工具包,包括防鸟撞设计图纸、参数以及制作流程,供其他有需要的企业或机构单位免费下载使用。通过开放式的工具包共享,也希望呼吁更多企业开展鸟类友好建筑设计改造,减少鸟撞等生态事故的发生。

为鸟关灯是城市温度更是城市态度

10月12日,深圳晚报刊发题为《深圳这一操作太暖了!关灯,让鸟儿好好睡觉》的报道:深圳海滨公园晚上提前闭园关灯,为鸟类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这一举措让网友直呼暖心,也引起了深圳生态环境业内人士的关注与思考。不少专家点赞这一举措,并呼吁公众关注光污染对候鸟的影响。


▲夜色中的深圳湾上空,远处的深圳湾公园进入“暗夜”。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摄

深晚记者梳理发现,光污染会干扰候鸟迁徙。夜间候鸟面对的光污染,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灯光的光污染,即夜间人造光;另一种是反光的表面,包括玻璃,会反射高度偏振光,造成偏振光污染。

图片

▲早上7时许,鸟儿在退潮后的深圳湾浅滩上觅食。深圳晚报记者 陈玉 摄

有报道称,美国特拉华大学研究人员曾利用气象监测雷达,在2008年至2014年间观察鸟群秋季迁徙。其研究结果表明,光污染会干扰候鸟迁徙休息地的选择,从而影响食物的获取。

光污染是否会对鸟类造成影响?10月14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环境实验室中心主任翟生强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筑大楼的镜面效应、夜间人造灯光、海边灯光的直射等,均会对鸟类的栖息或迁徙造成影响,甚至对整个生态系统也有一定负面作用。

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生态委员会委员李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光污染会影响鸟类的作息、觅食、繁殖以及日常的沟通交流,深圳鸟类的“居住地”离城市中心近,通过控制人工光对鸟类的干扰正成为深圳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

深圳市观鸟协会副会长张高峰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光污染会影响鸟类栖息。“城市灯光虽美好,但夜间在滩涂上觅食的鸟类、在保护区鱼塘过夜的鸟类也会受到很远高楼上的亮光的影响,对鸟类栖息生活肯定是不友好的。”张高峰说。

翟生强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海滨公园为鸟儿关灯是深圳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行示范之举,不仅着眼和谐生态,更体现了城市温度,对于城市生物多样性守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有着重要意义。

翟生强分析,近年来,深圳在灯光控制方面,采取了多项举措,保护动植物夜间栖息地,减少光污染。

比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于2018年启动之初就重视生态环境和鸟类保护,空间上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系统性组织开展了鸟类友好园区建设研究;2021年5月,在全市率先发布鸟类保护生态影响研究报告,通过采取控制建筑高度、建设屋顶绿化、营造鸟类友好建筑立面以及减少城市光污染等措施,为候鸟腾出迁徙大通道。

天文爱好者、科技工作者和民间组织也在积极行动

今年,我国首个“国际暗夜社区”落户深圳市大鹏新区西涌社区,目的同样是最大限度地保护社区居民健康与生活,保护动植物夜间栖息地,减少光污染,节约能源,这也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理念的践行。

图片

▲西涌社区暗夜环境下的萤火虫。曾跃鹏 摄

事实上,光环境是城市环境评价的重要标准,适宜、友好、和谐的光环境也是城市生态文明的品质标准。

深晚记者梳理发现,今年6月1日,《夜间光环境区域限值》(DB4403/T 333—2023,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标准》结合深圳市光环境质量现状、城市用地现状等地方实际状况,有效衔接国内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将光环境区域分为四类,并从人眼方向的垂直照度、住宅建筑居室窗户外表面上垂直照度、夜空亮度、眩光指数等方面提出区域限值,同时规定了光环境区域测点位置、指标选用和测量方法等内容,形成了一部具有深圳特色、填补国内空白的光环境质量地方标准。

翟生强认为,上述《标准》的实施,让城市光环境守护有据可依,不仅有利于鸟类的守护,更是城市更高品质建设标准体系的重要体现。

针对当前候鸟季,候鸟迁徙灯光改善的问题,翟生强认为,在时间上,具备条件的滨海公园可以在晚上8时,就开始阶梯式地降低灯光照明度。“很多候鸟迁徙是在200米以上的高空飞行,因此降低灯光对高空的照射,减少对鸟类的影响很有必要。”翟生强说,在城市居民楼,市民可以较早拉窗帘,降低室内灯光的亮度。此外,城市灯光改善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深圳要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协同,应在后续城市改造更新中,逐步优化光环境保护。

“城市灯光夜景虽美,但亮度不可任性。”张高峰则建议,公园外围高楼大厦的城市灯光、大型电子屏对鸟类的影响较大,值得关注。

综合来源: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田语壮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张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