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博会遇见“诗与远方”——第十九届文博会回眸之二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范宏韬
2023-06-14 09:29

过去的一周,我们共同见证了一届科技感爆棚的文博会:5G、AI、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模糊了现在和未来的边界,数字化浪潮中催生的大批优质文旅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让人足不出馆遇见“诗与远方”。

逛展馆沉浸式体验领略无限风光

在偌大的场馆里如何打造引人入胜、驻足流连的展厅?科技化赋能呈现出的氛围感尤为重要。

第十九届文博会首次设立的数字中国展区呈现出了满满的科技感。在中华文明探源影片中,仰韶、河姆渡、龙山、磁山、良渚、大汶口、二里头、红山、三星堆等中国九大古文化逐一呈现;在文物及文化遗产数字化板块,通过数字技术记录、复现馆藏、回流文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的虚实之间,观众得以充分体会数字化赋予传统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前一秒,数字艺术还在带着你穿越游历浙江的青山、江湖、田野、海岛、古村落;后一刻,夹着纸香和油墨的混合气息便扑面而来……古今流转,虚实变幻,浙江文化产业的特色与亮点在浙江展馆1353平方米的空间中徐徐展开。

10号馆的北京展台以裸眼3D结合数字测绘、数字三维建模、数字孪生、云渲染等技术手段,在序厅核心位置推出了“最美中轴线”系列展陈,场景化打造北京中轴线沉浸式体验空间。13米长地屏与对应的空中屏幕和立面屏幕上,北京3号卫星超高清遥感数据提供了中轴线的高清影像。

爆款文创迭出激发旅游消费潜力

本届文博会各地展厅已成为推荐旅游目的地的舞台,推陈出新的文旅产品使得观众对各地景观心驰神往。

“这次我们带来的两箱盲盒公仔已经全卖完,目前就剩下样品了。”青海阿木河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意设计师鲍玉宁埋头清点着展品,向记者说到。文博会期间,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翡翠湖为原型的三款文旅文创IP潮流公仔盲盒——“翡冷翠”首次亮相文博会,凭借萌动十足的形象引来众多年轻的消费者,可谓青海展区的“顶流”。“看到这三款公仔造型非常可爱,所以买了两个,一个送自己,一个送闺蜜,想约上她带着‘翡冷翠’一块到青海旅游。”一位年轻女孩端详着盲盒公仔向记者说。

文博会期间,北京展区内围观人群最多的是来自798艺术区的科技艺术互动装置《EAT ART·情绪酒吧》。在体验过程中,记者把手掌放在吧台台面的感应器上,整个装置就可以根据人的心率、体温、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数据得出一个情绪模型,机械臂也会根据测试数值调配一杯饮料。不同情绪下,饮品的口味会有明显差别。一位游客热情地与记者“干杯”,畅饮手中的“情绪特调”后说:“其实我喝到的就是混合鲜榨果汁,但是艺术家把常见的饮品变成酷炫有科技感的体验,让我更愿意去品尝。”

科技赋能非遗文物焕发新活力

文化产品可以在数字技术赋能下“活”起来、潮“出圈”,非遗文物也在一系列技术变革中焕发出活力。

“藏八宝、坛城、十相自在、金刚杵……这都是雪域民族代表性很强的图腾符号,每一个的制作时间大概需要三到四个月,不过其成本低于唐卡、木刻等传统工艺,能使消费者更容易地接触并拥有热贡艺术相关产品。”青海设计师鲍玉宁热情洋溢地介绍说。

据悉,梯木叠雕装饰艺术画的制作灵感来源于浮雕艺术,设计结合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是现代激光切割技术及微雕技术实现复杂图腾立体化的产物,可以通过层叠进退图案的排列来呈现特别的视觉效果。

移步换景,来到甘肃馆的数字敦煌模拟洞窟,戴上一副VR眼镜,就可以看见百年前的珍贵文物。这里重点展示了敦煌研究院30多年来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让文物得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在数字敦煌平台VR互动体验区,观众戴上VR智能眼镜就能观看藏经洞及百年前室藏6万余卷珍贵文物的历史场景,直观地了解敦煌文化艺术的价值与魅力。

编辑 江晓蚕 审读 喻方华

(作者: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范宏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