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
深圳普法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3-06-08 14:48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判执行工作实践中,积极贯彻“谁执法谁普法”的总体要求开展普法工作,全面压实普法主体责任,落实普法责任制。

一、落实责任,构建“大普法”格局

制定并在官网公布《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普法职责及责任清单》,明确“党建贯穿、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机制。坚持党组对法治宣传教育的统一领导,院长主持全面工作,分管副院长为法治宣传的主管领导,公共关系处为普法工作的牵总部门,各部门、各基层单位为直接责任单位。落实经费保障,普法工作的经费从年度宣传经费列支。将落实普法责任制列入每年全市法院工作要点,明确重点推进工作、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

(一)加强学法用法,提升队伍法治素养。一是抓好关键少数。进一步健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把宪法、党章、党内法规纳入党组中心组、第一议题学习内容,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集中研学、领导带学、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推动法治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2021年以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内容29次;第一议题学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等内容108次。

二是组织开展学法考试。按照市普法工作要求,每年组织处级以下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学法用法考试。发挥年度考核指挥棒作用,在司法队伍能力建设中明确参加学法培训考核要求。2021年,市中级人民法院450名干警完成必修学时,考试平均分达到98.55分;2022年,454名干警完成必修学时,考试平均分达到98.21分。

三是把法治教育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必训内容。2021年—2022年,组织70名初任公务员参加市委组织部初任公务员培训班,组织56名新入额法官参加全省法院初任法官培训班,组织38名新任职领导干部参加市委组织部处级、局级干部任职培训班。建立“入职第一课”系列培训教材,每年举办新招录人员入职培训,讲授应知应会、廉政纪律、法院工作流程等课程,促进新入职人员尽快适岗履职。2022—2023年,连续两年举办院庭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提升院庭长科学管理能力和学法用法水平。每年组织新任局级、处级干部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新提任局、处级干部任职法律知识考试,考试成绩全部合格。加大学法用法培训力度,推进干警学法经常化,2021年以来,开展“人民法院大讲堂”20期,依托“深i学—深圳市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平台,采取“集中授课+个人自学+线上讨论”的方式,每月一主题常态学习。

(二)发挥司法职能,服务法治深圳建设。一是组建本系统相对固定普法宣传队伍。与市教育局联合组织开展“法官进校园”活动,全市法院选派691名业务能力突出、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法官担任“校园法官”,派驻全市691所中小学,实现“一校一法官”的全覆盖。两级法院统筹协调,积极推进,精心组织“校园法官”到学校举办法治讲座、模拟法庭,发放法治宣传海报等,邀请在校师生到法院旁听庭审、参加“法院开放日”等活动,社会反响热烈。

二是建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或法律咨询制度。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建立法律服务和法律咨询制度。与市律协、市总工会合作,诉讼服务中心设置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区,由驻点律师为群众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长期有2名专职律师驻点为当事人提供律师咨询、援助服务。落实行政诉讼案件行政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

三是督促落实行政诉讼案件行政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每年通过行政审判工作报告(白皮书)公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相关数据,在法治建设考核中严格行政诉讼案件行政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数据的核查,并通过公开庭审、发送司法建议、授课、普法讲座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意识。据统计,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参与应诉比例逐年提高。

四是在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起草制定过程以及新颁后积极开展普法。结合国际禁毒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主题活动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官网开设审判指引专栏,公布包括立案、刑事、民商事、行政、执行、审判监督裁判指引共69个,方便公众查阅。做好法治营商环境宣传工作,创新宣传方式,在官网、微信公众号开设法治营商环境专栏,提升普法实效。

二、结合特色,打造“创新型”阵地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将普法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紧密结合,不断创新普法机制,注重普法实效,为建设平安深圳、法治深圳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坚持普法工作与司法办案相结合,着力推进以案释法。一是紧扣司法办案特点,把普法工作的内容覆盖到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全领域,建立释法案例库,每年除定期评选公布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关注、劳动保护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十大典型案例外,创新宣传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讲述案例小故事,2021年以来,通过“两微一网”发布精品案例700余次,2个以案释法案例被司法部案例库采用,有效发挥了典型案例的司法指引和规范作用,推动民众形成稳定的社会预期,让每一宗案件的公正审判成为最好的普法素材。

二是不断扩大群众参与司法的广度和深度,组织机关局处级领导干部、在校大学生、企业员工等旁听庭审100余次,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法院、评查庭审、见证执行等2000余人次,充分发挥法院裁判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三是创新形式开展以案释法和法治宣传,通过制作专题宣传片、官微开设专栏、在地铁投放公益广告等方式加强司法宣传。2021年以来,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刊发新闻报道2000余篇。打造普法品牌,创作“鹏法微课堂”49期,获2019—2020年全省国家机关“优秀普法项目”,其中9个作品包揽“天平阳光杯”2020—2021年人民法院网络微课程一、二、三等奖,市中级人民法院获集体奖,为广东省法院系统唯一获奖单位。与广电集团合作《法官说法》电视专题节目,在深圳都市频道、地铁公交播出74期,对全市收视群体进行全方位覆盖。

(二)坚持普法工作与司法公开相结合,着力推进阳光普法。一是推进常态化庭审直播工作,力争以及时、全面、透明、客观的司法公开促进普法工作。2021年,市中级人民法院直播件数位列全国中级人民法院第二名,荣获“优秀直播法院”,1名法官荣获“优秀直播法官”,1个案件被评为“最受关注直播案件”。2022年,着力加强示范庭审建设,举办示范庭审培训,解读最高法院“百场优秀庭审”评选标准,打造点击量多、影响力大的精品直播案件。1个案件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法院“百场优秀庭审”。基层法院开展“巡回审判进社区暨网络直播”等活动,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对群众进行普法宣传。深圳法院的庭审直播,已成为让人民群众培养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的生动的“法治公开课”。

二是大力提升司法透明度指数,成立司法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有力措施对外公开审执工作、法院改革、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重要信息,积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以官网作为司法公开的主要平台,不断扩大信息公开范围,按照最高法院对司法公开的要求,完善栏目设置,提升司法公开水平;改进官网的页面展示,方便用户更便捷的查询和浏览所需信息。202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的司法透明度评比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官网在全国中级人民法院中排名第三,福田法院在全国基层法院中排名第一。

(三)坚持普法工作与司法服务相结合,着力推进惠民普法。一是运用公众服务窗口常态开展法治宣传,结合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提高普法的广度和深度。升级诉讼服务中心,设置立案登记区、信访功能区、社会服务区、公众自助及休息区、智慧法院体验区、法律文化展示区六大区域。引入深圳第一个法律专项“U”站服务,完善导诉及普法志愿服务机制。大厅入口设置导诉台和志愿者U站,配备专职导诉员和普法志愿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根据来访人的目的和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和分流,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各项服务。创新服务机制,与团市委、市义工联合成立法律志愿者服务U站,志愿者中吸纳了部分律师,除可以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指引、协助各项自助设备的使用、提交材料等服务外,还能解答各类法律问题,解决当事人的实际困难,提高群众办事效率。在大厅和信访功能区利用视频循环播放普法宣传片,在窗口摆放普法展板、宣传册和普法二维码。

二是成立全国法院首家群众诉求服务机构,推行12368“一号通办”,解决群众多元诉求,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延伸普法职能,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打造调解品牌工作室,调解与普法并重,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定分止争。

三是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创建活动,向市普法办推荐深圳南山法律文化博物馆被市普法办评为五星级法治教育基地,深圳行政审判中心行政法律文化区和宝安法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被市普法办评为四星级法治教育基地。

四是致力打造移动普法、智慧普法,建立以“互联网+”为核心的诉讼服务体系,以“互联网+法治宣传”为思路,扎实开展智慧普法工作。以现有智慧法院系统为依托,打造“网站、微博、微信”三位一体的诉讼服务体系,提供在线立案、缴费、送达、调解、庭审、申请执行等20余项一站式诉讼服务,让法治宣传教育“全时空、全方位、24小时不打烊”。

三、聚焦重点,开展“全方位”宣教

针对宪法、民法典等重点法律开展专题宣传教育,精心策划主题宣传,切实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扩大受众范围。

(一)切实维护宪法权威,提升法治意识。一是强化两级法院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宪法学习宣传实施责任。将学习宣传实施宪法成效作为两级法院“一把手”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绩效考核,将能不能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作为考察干部法治意识的重要内容。

二是组织审判人员任职时宪法宣誓。严格落实有关宪法宣誓的规定,及时组织入额法官、新任命的审判人员向宪法宣誓仪式。通过宣誓,激励和教育干警忠于宪法、遵守宪法,自觉加强维护宪法和实施宪法意识。

三是打造“宪法宣传周”活动品牌。提升“宪法宣传周”的活动影响力,2021年12月2日,组织两级法院部分法官走进深圳大学,开展“‘宪’行大湾区 鹏法‘圳’行动”主题普法活动。通过宪法知识竞赛、法官讲堂、模拟法庭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推动法治校园的建设。活动联合深圳广电集团、中国法院网及深圳法院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采用VR最新技术,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壹深圳APP、新浪微博全程直播,场内外观众均可通过手机360°环绕收看,身临其境。直播视频点击量和微博阅读量持续攀升。网络视频直播点击量超过105万人次,新浪微博图文直播的阅读量超过10万人次。2022年12月4日,召开“深圳法院群众工作首届十佳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与南方+、抖音一同开展全程直播,超70万网民在线观看,浓厚法治宣传氛围。

四是开展主题宣传。深入开展宪法宣传,创作《这,是宪法的力量》公益宣传片,投放至公共场合,用1分钟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让群众感受宪法的力量。同时以案例、一图读懂、条漫、知识问答等方式在官方微信微博推出宪法相关主题文章,增进群众对宪法的了解。

(二)大力弘扬民法精神,普及民法知识。一是开展“五进”活动。大力开展法官“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屯、进学校、进单位”五进活动,灵活运用提供法律咨询、召开座谈会、法治讲座等普法形式,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活动,2021年以来开展“五进”活动逾600次。

二是组建“民法典宣讲团”。挑选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素养好、法律功底扎实、宣讲能力突出的12名法官,组建市中级人民法院“民法典普法宣讲团”,并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市普法办推荐作为省、市民法典普法宣讲团成员。组织宣讲团成员对外开展民法典专题法律授课13次。

三是充分利用庭审直播平台开展民法典普法。积极参选广东省法院组织开展的“民法典百场庭审直播”活动,聚焦财产权、人格权、知识产权、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采取线上直播+线下观摩形式,在中国庭审公开网等13家网络平台同步直播适用民法典的典型案件。

四是创新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知识多媒体形式普法。制作16期《鹏法君说法—有“典”不一样》动漫普法微视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基础,演绎社会热点,自导自演普法场景,普法专业解读,被评为2021—2022年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优秀创新创先项目,市中级人民法院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原创“身边事一‘典’通”小视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基础,选取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问题,拍摄录制“身边事一‘典’通”民法典普法小视频。采取“创设情景+领学法条+解答疑问”方式,结合新媒体传播特性,注重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由青年法官助理担任主播,每期约1分钟,共推出41期。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抖音、视频号相继播出,观看量超20万次。在官方微信微博开设“学习民法典”“鹏法君普法”专栏,主题推文《读响<民法典>!》等逾百篇。推出“一‘典’一题”问答栏目,用生动活泼的图文形式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知识,全系列被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转发。

编辑 陈扬  审读 曾锐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

(作者:深圳普法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