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易钊泉教授:高龄老人谨慎用药 切忌随意加量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2023-01-12 09:16

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再叠加新冠病毒感染,市民比较担心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为重症。有基础疾病老年人如何防重症?11日,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重症医学科易钊泉教授表示,老年人群要加强预防,家人或陪护人员做好老人的健康监测,可使用便携的血氧监测仪检测手指末端的血氧饱和度是否下降,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重症的发生。

高龄老人、基础疾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危重症。据了解,目前,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高负荷运转的ICU里面超过八成是65岁以上老年人,年龄最大的为94岁,均为有基础疾病且因新冠病毒感染,出现“大白肺”或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临床表现。

在临床救治中,易钊泉教授发现,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在感染初期可能没有出现特殊症状,比如不发热、没有咳嗽或者咽痛,然而,过了3—5天之后,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此时做胸部CT发现双肺有多发片状的炎症渗出炎,通常病情进展较快,易发展成重症、危重症,加大救治难度。“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如果同住人已经阳了,即便老年人没有症状,也应该及时做抗原检测,备好血氧监测仪随时测量,需要就医时不要耽误,及时送医院予以治疗。”易钊泉教授表示,高龄老人需要在专业药师的指导下用药,谨慎用药,切忌随意加量。

易钊泉教授认为,老年人肺炎发病比较隐匿,早期症状不是特别明显。如果老年人出现食欲减退、发热超过72小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血氧饱和度低于93时,应及时拨打120送往医院治疗,防止发展为重症。

老年人日常该如何做好防护?易钊泉教授提醒老年人,“规范佩戴口罩” 是阻断病毒传播的防控手段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戴口罩,做好清洁洗手等手卫生的良好习惯。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流感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易钊泉教授呼吁老年群体要积极配合接种新冠疫苗,尽快完成全程接种。春节将至,65岁及以上老年人、有严重基础性疾病患者等尽量避免长途出行,尽量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场所,做到规律生活、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原标题《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易钊泉教授:高龄老人谨慎用药 切忌随意加量》)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