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诗人、作家陈末:自从2019年在东莞安居,我写了60多万字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文/图
2022-08-29 16:18

8月27日下午,东莞文艺论见•文学沙龙系列“西部书写与湾区叙事的互动观察”之陈末作品分享会在东莞文联礼堂举行。本次活动由东莞市文联主办,东莞市作家协会、东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是近日连续举办文学沙龙系列活动的第三场。

中山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东省小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王威廉,《特区文学》副总编、深圳市龙华区作协副主席费新乾,东莞市文联创作部主任、东莞市作家协会主席胡磊等国内多位文学评论家、作家、诗人与东莞作家及文学创作者一道,就陈末的诗歌写作特色及文学创作有关话题展开讨论交流。

作家心声:“东莞的文学宝藏非常丰富”

“西部书写与湾区叙事的互动观察”是本次文学沙龙活动的探讨主题。出生在新疆的陈末是“70后”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

在27日下午举行的陈末作品分享会上,陈末介绍了自己近年在东莞生活和写作的状况。她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蝴蝶泥》《布衣玫瑰》、非虚构散文集《鱼来鱼往布尔津》,曾荣获2018年度第五届“可可托海杯”西部文学奖、2018年度“首届中国张家界国际旅游诗歌节”评论奖、2019年度/2020年度“深圳睦邻文学奖”年度十佳奖(小说类)、2021年度首届全球华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作品大赛”小说类三等奖。

陈末于2019年12月加入东莞市樟木头镇“中国作家第一村”,并在这里买房安居,“从买了樟木头的房子第一天开始,截至今天早上,我在这个房子里写了60多万字。这里距离城市很近,但也是闹中取静的地方,文学宝藏非常丰富,大隐隐于市。我觉得各位朋友,有文学之心,可以沉下心来,发现这个地方的格调、格局,文学的宝藏属于每个人。”

“在细小的牙香街,你我的翅膀/不听话的羽毛,似黑色的锦缎在壁垒森严中起舞/你手中的春水,抚过太多的伤口,如你闭口不言的故事……”这是2019年陈末创作的《翅膀比时间走的更慢(东莞断章三首)》其中一段。她想呈现一个独居异乡之人对当下生活的深思与反思之境。从过客、临时居住者、失眠者的隐喻里,找到扩展开来的可能性,从而达到对自我诗意的化解,是一次起意于南方东莞,立意于东莞小镇,止步于逆向情感的一次试验。作者经常往来于东莞、樟木头和寮步镇三者之间,孤独的思乡之切、寻找自我之切与寻求事物的叠放之境相互承受,写起来既沉重又轻盈。

专家解读:“平静中野性神秘的叙述,带来深沉的力量”

2021年9月,陈末的诗集《月光如豹》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本诗集的作品是本次分享会的主要分享文本。

关于陈末的诗歌写作特点,中山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东省小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王威廉现场朗诵了陈末的诗歌选段并谈到了他的见解。他从书名《月光如豹》进行阐释,认为在陈末的诗歌作品把故乡在精神上的冲击进行了抽象化处理,又保持了根系和精神上的纯粹性。陈末笔下月光的意象是苍凉的、苍茫的。当她写月光下的废墟时,她并没有具体写废墟。王威廉说,新疆汉唐时期的遗址令人非常震撼,千百年之前,那些人在那边的遗留,在那里辉煌地生存过的,而现在如此荒凉。在王威廉看来,陈末敏锐地探查到了废墟的哲学。在她的诗歌当中,废墟是一种隐喻。“她说废墟在召唤你,我觉得这种追问,是特别的激动人心的。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一种废墟,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地塌陷,形成新的废墟,这种探究是特别明显的,所以我印象特别深。”

在沙龙交流过程中,与会者谈到文学究竟在追求什么的问题。王威廉说,我们是用语言在创作,留下了很多作品。而作品是由语言构成的,当作者不在了,作品还在。“我觉得陈末是践行这样一种语言的力量。诗歌写作,让我们对文学有更深的感触。你会觉得,你在阅读文学的时候,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这也是我们在今天信息再发达,语言的功能,文学的功能,在被替代的条件下,写作还是如此重要的原因。陈末老师的诗中能够找到答案。”

东莞市文联创作部主任、东莞市作家协会主席胡磊在回应王威廉的解读时说,“王威廉老师对陈末老师诗歌解读既有理性阐释,又有感性的分享。他们都是来自西部,具有一种思想上的认同。更主要的是,王威廉老师精准地把握了陈末老师诗歌里面所呈现的意象,还有诗歌的思想和情感。”胡磊说,深入陈末的诗歌中,能够感觉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撞击着读者的内心。“她的诗歌是一种平静中野性神秘的叙述,给我们带来的力量感是深沉的。”

《特区文学》副总编、深圳市龙华区作协副主席费新乾,对陈末的诗歌作了读解分享。他说,“把月光比喻为豹,在我有限的阅读经验里面,是不多见的。两者相差甚远,如何让月光成为豹子,要看诗人的能耐。”费新乾认为,陈末的诗歌语言,看似平淡无奇、简单朴素,就像司空见惯的月光一样,堆叠在一起就能够有力量,瞬间变成狂野的豹子,在读者的心中开出一条血路来。费新乾还现场朗诵了陈末的诗歌选段,并指出陈末的诗歌意象有一定的跳跃性和节奏感,词语也有一定的跳跃性,高低起伏,能够令人回味。

“文艺论见”推动东莞作家艺术家同外界交流对话

陈末诗歌作品分享会上,观众席的众多作家、读者也纷纷发言,阐发各自对诗歌创作的心得感悟。大家认为,文艺论见的沙龙活动对于作家和创作者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学在交流中能够迸发出新的启发,希望未来持续常态化举行,让东莞作家与国内一线创作的名家建立互动交流的关系,促进本土文学创作者写作水平的提升。

据胡磊介绍,东莞文联全新策划推出的“文艺论见”品牌活动分为文学沙龙和艺术沙龙两个系列,旨在推动东莞作家艺术家同外界进行交流对话互动,通过文艺沙龙和作品研讨等方式,以提升东莞文学创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扩大东莞市文艺创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对外文化形象竞争力。

(原标题《“70后”诗人、作家陈末:“自从2019年在东莞安居,我写了60多万字”》)

见习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关越 张玉洁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